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法主要是对所检测区域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与判断,从而获取到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以及相关数据。之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反映出系统的该项功能的现状,并对之进行分析。
常用的环境生态监测技术路线是以空中遥感监测作为较主要的技术手段,然后辅助与地面相对于的检测手段,使GIS 与 GPS 相结合,对整个生态监测网络进行完善,建立起完整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及评价的方法,从而对整个检测区域之中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与预测。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生态监测指标可分为两类。
1、生态环境状态监测指标;2、影响生态环境状态因子的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监测指标体系包括:
1、湿地基本特征监测(湿地面积、水量以及生物物种的动态变化,一般多是结合3S技术和实地调查,暂时还不能实现在线监测)
2、气象监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辐射
3、水文要素监测:1) 水质环境:PH,溶解氧,浊度,温度,深度,蓝绿藻,氨氮2) 水文监测:水位、流速
4、土壤环境监测: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盐分(电导率)、土壤水势
5、空气环境: PM10,PM2.5
6、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包括森林、草地、灌丛等生态监测,指标同上述的气象、水文、水质、土壤监测因子,还包括保护动物监测(需借助红外相机、望远镜等工具实现监测)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