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是典型的土壤污染物之一,因其成分的复杂性和危害性,别列为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性大、应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置、修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修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科检测是中国科学院旗下独立的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将从挥发性有机物及其污染土壤特性和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特性
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70.91Pa或沸点小于260℃的有机物,是石油、化工、制药、印刷、建材、喷涂等行业排放的常见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特性主要包括隐蔽性、挥发性、毒害性、累积性和多样性。
1、隐蔽性
因为土壤的复杂体系,各种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相结合。挥发性有机物在土壤中要存在气、液、固三相的吸附平衡,隐匿于土壤环境。
2、挥发性
挥发性有机物具有强挥发性,因此不像其它污染物那样,经由植物吸收进入生物链传递,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合适的温度、气压及土层受到扰动等),直接从土壤中解吸附,挥发出来被人体吸入或危害环境。
3、毒害性
挥发性有机物大多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使人产生头疼、咽痛、乏力及皮肤过敏等症状。其中苯、氯乙烯、多环芳烃以及甲醛等还是可疑致癌物质。有些挥发性有机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化学氧化反应,生成更毒的光氧化产物。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如氯氟碳化物(CFCs)和氯氟烃等。
4、累积性
由于土壤对化学物质的吸附作用,挥发性有机物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从土壤环境中挥发出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并不一定很高,但经过长期低剂量释放,也可以在人体中逐日累积,由量变到质变,终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5、多样性
挥发性有机物并非单一的化合物,它由900多种有机物组成,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在土壤中所测得的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也是不相同的。由于各有机化合物混和共存,它们之间存在的协同及颉颃等作用,使得此类土壤污染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1、热解吸技术
热解吸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非燃烧土壤异位物理修复技术,多用于能够热分解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如石油污染。加热温度范围通常在200~600℃,可以通过红外线辐射、微波和射频等方式产生热量。
2、光降解技术
光降解技术是目前研究较为活跃的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方法之一,主要有土壤表层直接光解、土壤悬浮液光解、溶剂萃取与光降解联合处理、光催化氧化等。
3、土壤淋洗技术
土壤淋洗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化学吸附在土壤微粒孔隙及周围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既可以原位修复,又可以异位修复。其运行方式有单级淋洗和多级淋洗2种。淋洗液可以是清水,也可以是无机溶液(碱、盐)、有机溶液和螯合剂、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及超临界CO2流体。
4、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不仅能够处理其他技术难以应用的污染场地,而且可以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处理效果好,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环境,但所需修复时间较长、易受污染物类型限制。
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总结
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土壤挥发性有机污染也在不断扩大,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开展土壤污染修复是很有必要的一项工作。中科检测拥有60余年的检测经验,土壤修复技术项目经验丰富,出具的检测报告受各级环保部门认可,面向全国企业单位提供一站式污染场地调查、土壤污染修复等技术服务。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