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州达瑞电气有限公司>>技术文章>>无线高压核相仪说明书
主要优点在于去掉了连接两个电网(电源)两端的引线,(距离可达20m)可穿过围墙和隔墙(板),不受任何地形和设施构架的方式限制,提高了安全性,
操作极为方便,只需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该仪器工作时通过无线发送模块将数字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从而降低了干扰,减小了误差,使仪器工作性能大幅度提高。
在使用中,先将接收装置操作于被测电网导电体,然后将接收装置操作于被测另一电网导电体,如果被测的两个电网的相位相同,语言重复提示:“相位
相同”,如果被测的两个电网的相位不同,语言重复提示:“注意,相位不同”。
绝缘操作管(材料)选用兵工企业生产的三球牌防潮绝缘管,符合EC/1C78 标准具有防潮、耐高压、抗冲击、抗弯等
特点
一、技术参数及部件功能说明
1. 技术参数
使用范围:6~35kV,110KV, 220KV, 500KV等电压等级
试品状态:线路或设备带电部分
离地高度:小于15米
发射器之间zui大距离:小于30米
设备工作频率:1.2GHZ
2.发射器
发射器N0.1和发射器N0.2 外型尺寸Φ60×120mm 电源8.4V(镍氢充电电池)
3、接收器 外型尺寸:235×130×43mm
电源电池:12V镍氢充电电池
.接收器各部件的功能
4、绝缘杆 2根共4节 使用时将二节接合使用
适用范围:6~35kV,110KV, 220KV, 500KV等电压等级
绝缘杆由环氧树脂构成,长度每根2米(每根由二节组成),绝缘杆专业生产厂家,长度及试验电压符合电工委员会IEC60855和GB113398-92《带电作业用绝缘杆通用技术条件》。
绝缘杆工频耐压试验参考表
电压等级 绝缘杆有效绝缘长度 1分钟工频耐压
10kV及以下 700mm 45kV
35kV 900mm 95kV
110kV 1300mm 220kV
220kV 2100mm 440kV
绝缘杆应定期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并且进行外观检查,应无划痕、断裂,等异样。存放于干燥通风处。
二、使用说明
1、自检
a. 使用之前必须将发射器和发射器NO.2,接收器电池充足将自检线一端接入220V电源,另一端插入发射器和发射器NO.2,打开发射器电源开关。发射器必须置于离地30cm以上,否则影响接收灵敏度。
b. 打开接收器电源开关,按测试按钮,接收器进入10秒,计时完毕即显示“同相”起始波形,在同一位置并有灯光、文字、声音提示,表示仪器可正常使用。
2.现场使用
a. 使用前必须遵守《电力安全工具预防性试验规程》工作要求。
b. 将发射器和发射器NO.2连接绝缘杆,(绝缘杆必须将二节接合使用)打开电源开关,发射器指示灯显示绿色。
c. 打开接收器电源开关,按测试键,接收器进入10秒,完毕将发射器和发射器NO.2分别同原始端和测试端接触。发射器指示灯由绿色变成红色。
d.接收器“同相”时显示如下:
1.波形在同一起始位置。
2.相位角角差显示“0”或“360”。
3.文字指示“同相”。
4.同相指示灯亮(电源指示灯、发射器和发射器NO.2指示灯都亮)。
5.声音提示。
e.接收器“不同相”显示如下:
1.始波形不在同一位置。
2.相位角角差显示“120”或“240”。
3.文字指示“不同相”。
4.同相指示灯不亮(电源指示灯、发射器和发射器NO.2指示灯都亮)。
发射器指示灯显示红色处于发射状态,表示发射器完好。发射器电池工作时低于8.4V必须充电否则影响接收灵敏度。
接收器有波形显示、灯光指示,表示收到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必须收到发射器和发射器NO.2信号才作判别,相位角角差显示“0”和“360”偏差小于±20゜都显示“同相”。
注意事项
1、 现场操作必须遵守《电力安全工具预试规程》工作要求
2、 使用前必须对仪器自检,发射器、接收器电池充足,否则影响发射及接收灵敏度。
3、 使用过程中不能大于有效接收器距离,发射器尽量置于开阔处。
使用过程中避免同时使用无线电发射装置(对讲机等),以免干扰接收器无法判别。
高压相位检测器由两个在电气上互不相连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两个装置上均装有电极,电极可与被测导线相连(或接触),一只红色的发射器其电极的形状为钩形以便挂到导线上,另外一只黄色的为接收器,其电极的形状为丫形便于接触导线,这些电极均作为发射与接收信号的天线之用,发射器与接收器的端部均应与配套的绝缘操作杆相接。
发送装置正常工作后将采集的具有相位关系的电网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后进行调制,然后向接收装置进行发射,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具有相位特性的电网电压信号解调后与接收装置本身采集到的具有相位关系的电网电压信号进行实时比较,即可测出其相位差值。PD-I型高压相位检测器在电力线路核相时认为相位差值小于10°为同相,相位差值大于30°为异相。
1、频率传输校验时必须先装好天线后再校验,高压相位检测仪的外壳由聚碳酸酯制成,必须保持清洁各种污秽或湿气必须擦除,每次使用之后,可以用布蘸少许硅油擦试仪器。
2 、仪器不使用时必须妥善存放于箱内
3 、低温环境下(-10 度或更低) 仪器必须按要求储存在温暖的地方电池受冷可能失效。
4 、仪器每次使用前均应试验。
一、设计目标:
高压相位检测仪的设计可达到下列目标: 可以核对电网的结构、可以绘制电路图,对于三相连接的线路要求能确认不同导线的相对相位,在2 个测量组件之间无任何电气上的连接,这样可使测量装置的应用非常灵活和安全。请注意:
▲该装置采用了无线电频率的传输技术,其工作的基本原理为相位的实时比较。
▲ 装置可检查额定电压的存在。
▲ 所测量的相位角在+10o 范围内为同相。
▲大于+30o 为异相。
二、结构原理:
包括两个在电气上互不相连的组件,装置上装有的电极可与被测导线相连,一只橙色的发射器,其电极的形状为钩形,以便挂到导线上,另外一只黄色的为接收器,其电极的形状为丫形,便于接触导线,这些电极均作为发射,与接收信号的天线之用,发射器与接收器的端部均应与绝缘操作杆相接,发射器具有双重作用并按一定的顺序发挥功能。
*步:检测被测导线有无电压,它作为一只验电器,对带电的导线将发出间断的声光指示。
第二步:一旦验电完成(过5-10 秒) ,发射器自动转入相位测量,发射器向接收器始终发射一种相位特性的无线电频率信号,在此情况下,线路同时也做天线使用,持续的灯光显示表明发射器即按此顺序正常工作。接收器仅有一个目的,即同相测量,同时发射器也在工作。为了:
1) 保证导线上有电压;
2) 接收从发射器来的无线电频率信号;
3) 将测得的相位与接收到的相位特性信号进行实时比较;
4) 同相时接收器会送出一持续的强光和声信号;异相时,接收器送出一弱光信号,它仅表明接收器所接触的那根导线有电压。
发射器和接收器包括一个整体试验系统可以对所有的部件进行试验:电气元件、电池、线路和天线。进行这种试验相当于对实际线路的接触试验,发射器和接收器不设开关按钮,只要仪器与带电线路一接触将立即自动工作,测量电极不与导线接触就立即停止工作。
三、校验:
1、单只发射器—橙色:
发射器模块上有发信器,其工作频率接近于电网的频率,按下TestButton立即启动发信,由模块内部发出的信号经电极到天线,这相当于实际线路上的接触模拟。
※ 装上钩状电极
※ 连续按试验按钮(TestButton)
※4只灯连续1秒表1次亮,蜂鸣器同步发声。
※ 几秒后,声讯号及闪光停,只有1只LED1继续保持亮,只要TestButton按住不动。
※ 如果未看到以上的各项指示(如部分灯亮或无声讯号等),需要更换电池。
2、单只接收器—黄色:
接收器的模块与发射器的一样,其工作频率接近于电网的频率,按下TestButton立即启动工作,模块内发出的信号经电极到天线,这相当于实际线路上的接触模拟。
※ 装上丫状电极
※ 连续按试验按钮(TestButton)
※LED1一直亮,不闪烁,按住试验按钮时,蜂鸣器只发出非常短的单声讯号,同时,LED2、LED3、LED4闪亮一次,如果未看到以上的各项指示,需要更换电池。
四、无线电频率传输的校验:
内部模块产生的频率接近于电网的频率,只要两只仪器装有电极(相当于天线) 就能通过二种方式进行校验。
1、*自校:
※ 一手握一只仪器
※ 按下发射器的TestButton 等到自动转入相位测量状态
※ 按下发射器的TestButton 同时按下接收器的TestButton ,如果无线电传输正确,接收器上的LED2、LED3、LED4 有规律地亮灭,蜂鸣器同步发声,LED1 保持发亮
※ 该试验可由2人进行,1人垂直握住发射器,电极向上,另一人以同样姿势握住接收器,两人之间的距离至少3米(zui远约10米),试验所用距离比实际应用小,因为信号在空气中的传输不及依靠线路传输。
2、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在电网上的试验:
※ 将发射器钩住带电线路,几秒钟后自动转入,“相位测量”状态,此时编码的无线电频率叠加在电肉频率上传送。
※ 按下接收器的TestButton
※ 之后发生的情况与上述第1节相同。
※ 传输距离约7米,比第1节中的距离稍长,因为发射器的信号可沿电线传输,仍小于实际测量的距离,而接收器只有自身的电极做天线,
3、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在电网上的试验:
※ 将发射器钩住带电线路,几秒钟后自动转入“相位测量”状态,同样将接收器接触另一根同相导线应发出声光信号。
※ 将接收器放到另一相停止发射“相同信号”。
五、主要功能及技术参数:
电压等级 | 10KV 35KV 110KV |
绝缘杆长度 | 1m 4根 ( 110KV+3根绝缘杆 ) |
无线传送距离 | 0-100m(可根据不同需要定制) |
工作频率 | 50Hz |
电源 | 9V电池 |
环境温度 | -20°C--+50°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