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达瑞电气有限公司

DR护套式加热器

时间:2019-2-13阅读:526
分享:

热管介绍

适用于加热空气、油、水、化学介质、热压模,熔化盐、碱及低熔点合金等

电加热管三相接法

380伏三相四线电路中,任意两根火线之间的电压都是380伏,任意一根火线与零线之间都可以组成220伏。这个系统可以形成三种电源:即单相220伏电源,单相380伏电源,三相380伏电源,种家用比较多,第三种工厂里电机类用得多,第二种用得少,只有交流电焊机经常用到单相380伏电源

工作原理

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

1、外形尺寸图中尺寸“B”必须全部浸入油中免烧坏元件。被加热油应无腐蚀性。

2、SRY3型的工作液面必须在紧固件之下,尺寸线“B”之上。

3、熔化沥青、石蜡等固态油类时应降低电压使用,等熔化后再升至额定电压。以防止电量集中降低元件使用寿命。

4、发现管子表面有结碳时,必须除尽后再用,以免降低效率,甚至烧坏元件。

5、元件应存放于干燥外,若因长期放置而绝缘电阻降到低于1兆欧时,可在200℃左右的烘箱中干燥若干小时(或将元件低压通过数小时),即或恢复绝缘电阻。

特点:

1、大部分热风在箱内循环,热效率高,节约能源。

2、利用强制通风作用,箱内设有可调式分风板,物料干燥均匀。热源可采用蒸汽、热水、电、远红外,选择广泛。

3、整机噪音小、运转平稳。温度自控,安装维修方便。

4、适用范围广,可干燥各种物料,是通用干燥设备。

热风循环烘箱主要技术参数及有关说明:

1、加热热源蒸汽、电、远红外,电蒸汽两面用,供用户选择。

2、使用温度:蒸汽加热50~140℃,达150℃。

3、用电、远红外温度50~300℃。

4、常用蒸汽压力0.2~0.8Mpa(2~8KG)。

5、材料有碳钢、铝板和不锈钢三种。

具有*设计的强鼓风循环系统确保了温度的稳定性,控温系统采用数显控温,直观醒目,设有可靠性保护装置,超温报警。特殊要求,引进生产线配套可为用户设计定制。

热量计算

电热管发热量的计算 可以用调压器通过改变输入电压和电流来改变发热量。

发热量与电压平方成正比,与电流平方成正比。

电压变为原来的1/2时,发热量变为1/4

电流变为原来的1/2时,发热量也变为1/4

如何验证

验证电加热管优劣直观的方法是:先将电加热管表面擦净,然后接通交流220V电源,在空气中干烧,表面发红后断电,待电热管*冷却后,用餐巾纸擦拭,白纸上应无黑色氧化粉末(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说明为电加热管。

1、Power input test额定输入功率(W):以额定电压通电,其功率偏差不可超过下表

额定输入功率(W)

Deviation

偏差

W≦200

±10%

W>200

正偏差:+5%或2

,负偏差:-10%

2、电气强度试验:

a.冷态下电气强度:应能承受50Hz,1min耐压,切断电流5mA,无击穿,闪络现象。

额定电压 试验电压

250V 1250V

b.工作温度下电气强度:承受50Hz,1min耐压,切断电流5mA,无击穿,闪络现象。

额定电压 试验电压

250V 1000V

3、工作温度下的漏泄电流
  电热管在充分放热条件下,以1.15倍额定功率输入,漏泄电流0.5m A。

4、过载试验
  
电热管在充分放热条件下,以1.27倍额定功率通电1hrs,断电冷却0.5hrs至室温(允许采用强迫冷却),如此反复30次循环,不发生损坏。

5、电热管外壳密封试验(管裂试验)
  
 将电热管浸在酸化水中(2%~3%盐酸、硫酸或硝酸)3hrs,电热管两端面应至少露出液面5mm,测试后应满足第2~3项性能要求。

6、封口密封性试验
  
 将电热管置于温度为60℃、湿度95%的环境中24hrs,放置后应满足第2~3项性能要求。

7、寿命试验 
  
电热管在充分放热条件下,以额定电压通电1hrs,断电冷却0.5hrs至室温(允许采用强迫冷却),累计工作时间达3000hrs。

注意事项

1、元件允许在下列条件下工作: A.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无爆炸性和腐蚀性气体。 B.工作电压应不大于额定值的1.1倍,外壳应有效接地。 C.绝缘电阻≥1MΩ 介电强度:2KV/1min.

2、电热管应做好定位固定,有效发热区必须全部浸入液体或金属固体内,严禁空烧。发现管体表面有水垢或结碳时,应及时清除干净再用,以免影晌散热而缩短使用寿命。

3、加热易熔金属或固态硝盐、碱、沥清、石腊等时,应先降低使用电压,待介质熔化后,才能升至额定电压。

4、加热空气时元件应交叉均匀排列,使元件有良好的散热条件,使流过的空气能充分加热。

5、加热硝盐时应考虑安全措施,预防爆炸事故。

6、接线部分应放在保温层外面,避免与腐蚀性、爆炸性介质、水份接触;引接线应能长期承受接线部分的温度及加热负载,接线螺丝紧固时应避免用力过猛。

7、元件应存放在干燥处,若因长期放置绝缘电阻低于1MΩ时,可在200℃左右的烘箱中干燥,或降低电压通电加热,直至恢复绝缘电阻。

8、电热管出线端的氧化镁粉,在使用场所避免受到污染物与水分渗入,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

性能要求

1 升温时间

在试验电压下,元件从环境温度升至试验温度时间应不大于15min

2 额定功率偏差

在充分发热的条件下,元件的额定功率的偏差应不超过下列规定的范围;

对额定功率小于等于100W的元件为:±10%。

对额定功率大于100W的元件为+5%~-10%或10W,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3 泄露电流</DIV>

冷态泄露电流以及水压和密封试验后泄露电流应不超过0.5mA

工作温度下的热态泄露电流应不超过公式中的计算值,但大不超过5mA

I=1/6(tT×0.00001)

I—热态泄露电流mA

t—发热长度mm

T-工作温度℃

多个元件串联到电源中时,应以这一组元件为整体进行泄露电流试验。

4 绝缘电阻

出厂检验时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

密封试验后,长期存放或者使用后的绝缘电阻应不消与MΩ

工作温度下的热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于公式中的计算值,但小应不小于1MΩ

R=「(10-0.015T)/t」×0.001

R—热态绝缘电阻MΩ

t—发热长度mm

T—工作温度℃

5 绝缘耐压强度

元件应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电压下保持1min,而无闪络和击穿现象

6 经受通断电的能力

元件应能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经历2000次通断电试验,而不发生损坏

7 过载能力

元件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输入功率下应承受30次循环过载试验,而不发生损坏

8 耐热性

元件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电压下应承受1000次循环耐热性试验,而不发生损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