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是国民经济中较小却*的基础工艺性行业,同时又是重污染行业,电镀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电镀的种类很多,除镀锌、镀铜、镀镍、镀铬四大常规镀种外,还有应用比较广泛的锌–镍、锌–钴、锌–铁合金电镀,铜–锌、铜–锡、铜–锌–锡仿金电镀,镍–锌、镍–锡黑色镀层电镀,以及为满足部分IT产业、电子行业某些产品的特殊需要而存在的镀金、镀银、镀锡乃至少量的稀贵金属钌、铑、钯、铟电镀等。同时也会有金属的氧化、磷化、钝化等表面处理加工。
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为:
(1)镀件清洗水;
(2)废电镀液;
(3)其他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刷洗极板洗水,通风设备冷凝水,以及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 “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
(4)设备冷却水,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除温度升高以外,未受到污染。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
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铬、镉、镍、铜、锌、金、银等重金属离子等,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
电镀污泥原理:是指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以铜、铬等重金属氢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沉淀物,成分复杂。由于电镀废水量大、成分复杂、COD高、重金属含量高,如不经处理任意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处理电镀废水的同时也将形成大量的电镀污泥,这些电镀污泥具有含水率高、重金属组分热稳定性高且易迁移等特点,若不妥善处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电镀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重点,虽然有关人员在该领域已经开展r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传统的以水泥为主的固化技术、以回收有价金属为目的的浸取法存在对环境二次污染的风险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新的研究途径。近年来,利用热化学处理技术实现对电镀污泥的预处理或安全处置为未来电镀污泥的处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新近的研究显示,热化学处理技术在电镀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电镀污泥的处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