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潍坊恒新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文章>>0.5T/h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0.5T/h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加工定制各种污水处理设备,专业厂家实力看的见;
污水处理设备的几大优势:地埋式、占地少、投资省、规格可选、支持定制、多场合实用、安全稳定。
人工湿地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中应用分析探讨
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
1.1农村生活污水面广、分散
在农村,居民分布较为分散、村落分布的也较为分散,生活污水污染较为分散,,且大部分农村未建设有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不利于收集。农村的生活污水来源也较多,除了人类粪便、厨房产生的污水之外,还有家庭生活垃圾堆积渗滤而产生的污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所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1.2农村污水水量小,变化大、可生化强
现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造成农村人口的锐减。因此,在农村,生活污水水量一般较少,且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用水量也较小,所以污水排放量也较小。在农村,居民的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的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量大,夜间的排放量较小,有可能造成断流,即污水的排放呈不连续的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农村的生活污水性质也相差不大,污水中基本上不含金属物质和有毒物质,但是含有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
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发展
所谓“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污泥等有序地投入到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相似的地面上,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等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上廉价、能源消耗少、使用效果较好的一项污水处理技术,被大量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且建造的人工湿地还可以作为对应的自然景观,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势分析
随着我国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使用的不断加深,目前,已经形成了对应的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一般包括污水的输配水工程、预处理设施、污水调蓄系统、生物利用系统和统一管理与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自然生态净化。其目标是实现污水的良性循环处理,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从而提高环境质量,该工艺的优势有以下3点。
3.1运行成本较低
人工湿地的建设不需要加入机电设备,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清理渠道和管理设备。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低,只对特定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建成后,不需要投入药物,相比于一些需要设备和药物才能进行污水处理的技术而言,其优势较大。
3.2处理效果较好
污水处理的方式有很多,但处理效果较好的却并不多。
笔者将此种污水处理方案与其他污水处理方案进行了对比,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的对比如表1所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工艺的对比如表2所示。
3.3经济效益较好
综上所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从整体上看有一定的优势,且人工湿地建好后还可以作为景观供人们欣赏,从而增加地区的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内水流的流态为辐流形,因此,污水由中心或周边进入沉淀池。
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的进水管悬吊在桥架下或埋设在池体底板混凝土中,污水首*人池体的中心管内,然后在进入沉淀池时,经过中心管周围的整流板整流后均匀地向四周辐射流动,上清液经过设在沉淀池四周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沉降到池底,由刮泥机或刮吸泥机刮到沉淀池中心的集泥斗,再用重力或泵抽吸排出。
周边进水辐流式沉淀池进水渠布置在沉淀池四周,上清液经过设在沉淀池四周或中间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的排出方式与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相同。
辐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圆池的直径或方池的边长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采用6~12,池子的直径一般不小于16m,大可达100m。池底坡度一般为0.05~0.10。
(2)通常采用机械刮泥,再用空气提升或静水头排泥;当池径小于20m时,也可采用斗式集泥(一般为四斗)。污泥可用压缩空气提升或用机械泵(潜污泵、螺旋泵等)提升排出,也可以利用静水头将污泥输送到下_级处理系统。
(3)进、出水的布置方式有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三种形式。
(4)当池径小于20m时,一般采用中心传动的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池子中心走道板上。当池径大于20m时,一般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桁架的外缘。
(5)刮泥机的旋转速度一般为1~3r/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度不能超过3m/min,通常采用1.5m/min。
(6)出水堰前应设置浮渣挡板,浮渣用装在刮泥机桁架一侧的浮渣刮板收集。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