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恒新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200m3/d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时间:2019/8/8阅读:361
分享:

200m3/d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公司型号齐全每天处理5m³/d10m³/d15m³/d20m³/d25m³/d30m³/d35m³/d40m³/d50m³/d60m³/d70m³/d80m³/d100m³/d120m³/d150m³/d180m³/d200m³/d300m³/d400m³/d500m³/d600m³/d800m³/d1000m³/d等无论你是处理多少吨水,还是水质要达到什么标准,小宇环保都能给你解决

本产品由feng于2019.8.8发布

兼性塘的工作原理
兼性塘是常见的一种稳定塘。兼性塘的有效水深一般为1.0~2.0m,从上到下分为三层:上层好氧区,中层兼性区(也叫过渡区);塘底厌氧区,见图6-3)好氧区对的净化原理与好氧塘基本相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溶解氧充足。有机物在好氧性异养菌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兼性区的溶解氧的供应比较紧张,含量较低,且时有时无。其中存在着异养型兼性细菌,它们既能利用水中的少量溶解氧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同时,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还能以NO3-、CO32-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代谢。
厌氧区内不存在溶解氧。进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质以及藻类、细菌、植物等死亡后所产生的有机固体下沉到塘底,形成10~15cm厚的污泥层,厌氧微生物在此进行厌氧发酵和产甲烷发酵过程,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在厌氧区一般可以去除30%的BOD。

200m3/d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外形


兼性塘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优点:
(1)投资省,管理方便。
(2)耐冲击负荷较强。
(3)处理程度高,出水水质好。
缺点:
(1)池容大,占地多。
(2)可能有臭味,夏季运转时经常出现漂浮污泥层。
(3)出水水质有波动。
适用条件:
既可用来处理城市污水,也能用于处理石油化工、印染、造纸等工业废水。
兼性塘的一般规定
(1)应该建在通风、无遮蔽的地方。
(2)预处理及对进水水质的要求:如果兼性塘作为级,则要求有一定的预处理措施。具体规定与厌氧塘相同,不同的是兼性塘要求进水中BOD:N:P=100:5:1。

厌氧、缺氧、好氧的区别在哪里?
在A2/O工艺中
厌氧:为释磷菌服务,同时可改变污水的可生化性,一般DO小于0.2mg/L
缺氧: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反硝化脱氮服务,DO<0.5mg/L
好氧: 为硝化和好氧活性污泥去除BOD服务,DO>0.5mg/L
所谓厌氧是说系统处于一种非氧化态,既不能有氧,也不能有其他的氧化性物质,从理论上将当然是氧气越少越好,就是的0含量。
但是缺氧这个词是国内在翻译的时候用词不当,其实缺氧的全称应该叫做“缺少氧气的氧化状态”,就是说系统中没有氧气,但是系统还是处于一种氧化的状态,比如硝酸根的存在。
厌氧是指严格绝氧,包括氧化性物质;
缺氧是指分子氧缺乏,但可以有氧化性物质存在;
好氧是指氧气充足,可供好氧微生物利用。

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因此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生物法。也有采用化学法的,比如四川遂宁市的污水就采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但这种工艺的去除率不高,出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对出水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
在生物法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两大类,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不高,卫生条件较差,我国只有少数几座生物滤池城市污水处理厂,而活性污泥法占绝大多数。
活性污泥法有很多种型式,使用广泛的主要有三类:①传统活性污泥法和它的改进型A/O、A2/O工艺,②氧化沟,③SBR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早的工艺,它去除有机物的效率很高,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采用厌氧消化方式进行稳定处理,对消除污水和污泥的污染很有效,而且能耗和运行费用都比较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近20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去除氮、磷列入了污水处理的目标,于是出现了活性污泥法的改进型A/O法和A2/O法。A/O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于除磷的厌氧—好氧工艺,一种是用于脱氮的缺氧—好氧工艺;A2/O法则是既脱氮又除磷的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首尾相接的循环流,通常采用延时曝气,在污水净化的同时污泥得到稳定。它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处理设施大大简化。氧化沟具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去除有机物的效率很高,也具有脱氮的功能。如果在沟前增设厌氧池,还可同时除磷。氧化沟这种、简单的特点,使它在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中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沉淀、排水、排泥,不仅省去了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还省去了二沉池和回流污泥泵房,处理设施比氧化沟还要简单,而且处理效果好,有的SBR工艺还具有很强的脱氮除磷功能。SBR工艺对自控要求高,过去自控设备不过关,这种工艺无法推广,近年来自控技术和仪表应用于污水处理已经过关,我国昆明第三、第四污水厂采用SBR工艺已成功运行数年,因而SBR工艺得到大力推广,成为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一种工艺。
高密度沉淀池由混合区、絮凝区、斜管沉淀区、污泥浓缩区、中间集水渠及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
高密度沉淀池在市政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沉淀池工艺流程
投加混凝剂 (PAC-聚合氯化铝)的原水经过混合区快速混合后进入絮凝区,同时污泥浓缩区的回流污泥进入絮凝区与原水进行混合,在絮凝区中投加絮凝剂(PAM-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反应。絮凝反应通过螺旋桨搅拌机在导流筒中进行。经过絮凝反应后的水被搅拌机提升至过渡区进行减速絮凝,以便形成大的絮体,再进入斜管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澄清水经斜管分离后由集水槽收集进入后续构筑物,沉降下来的污泥通过旋转刮泥机刮入中心集泥坑后进行浓缩,浓缩污泥的上层通过螺杆泵回流与原水进行混合,以维持的固体浓度,底部多余的污泥则由螺杆泵排入污泥处理构筑物进行处理。

沉淀池工艺特点
一是采用特殊的絮凝反应器设计,通过螺旋桨搅拌机和底部进水套筒的配合使用,使得原水在套筒内部进行有效的快速絮凝,同时在套筒外部,水体以柱塞流形式使絮凝得以慢速进行,确保絮凝区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絮体。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