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潍坊恒新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文章>>日处理70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日处理70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您是处理什么水、处理的水量有多大、要求出水达到什么标准?
我们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给出设备价格、设备尺寸、设备采用的材质、工艺等。
MBR工艺有哪些组成?
通常提到的膜 - 生物反应器实际上是三类反应器的总称:
①曝气膜 - 生物反应器
②萃取膜 - 生物反应器
③固液分离型膜 - 生物反应器
曝气膜
曝气膜--生物反应器(AMBR)采用透气性致密膜(如硅橡胶膜)或微孔膜(如疏水性聚合膜),以板式或中空纤维式组件,在保持气体分压低于泡点( Bubble Point)情况下,可实现向生物反应器的无泡曝气。
该工艺的特点是提高了接触时间和传氧效率,有利于曝气工艺的控制,不受传统曝气中气泡大小和停留时间的因素的影响。
解说水处理MBR工艺 那些你不知道的工艺类型、组成和新型组合工艺!
萃取膜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又称为EMBR(Extractive Membrane Bioreactor)。因为高酸碱度或对生物有毒物质的存在,某些工业废水不宜采用与微生物直接接触的方法处理;当废水中含挥发性有毒物质时,若采用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过程,污染物容易随曝气气流挥发,发生气象,不仅处理效果很不稳定,还会造成大气污染。
解说水处理MBR工艺 那些你不知道的工艺类型、组成和新型组合工艺!
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难题,英国学者Livingston研究开发了EMB。废水与活性污泥被膜隔开来,废水在膜内流动,而含某种专性细菌的活性污泥在膜外流动,废水与微生物不直接接触,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选择性透过膜被另一侧的微生物降解。
由于萃取膜两侧的生物反应器单元和废水循环单元是各自独立,各单元水流相互影响不大,生物反应器中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生存条件不受废水水质的影响,使水处理效果稳定。系统的运行条件如HRT和SRT可分别控制在优的范围,维持大的污染物降解速率。
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到污水处理中具有如下特点:①很强的吸附性、良好的沉淀性,降解能力,处理效果很好。②可处理大量水,方法成熟③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但是由于研究时间不是很长,因此人们对环境生物技术在治理和防护水污染等方面的认识不是很充分,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
环境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方面的应用。
生物发酵技术 生物发酵工程涉及早的领域是废水生物处理。目前关注的生物发酵技术主要有:①水解-好氧生物处理法(H/O法)。其特点就是将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和酸化过程[5]。用H/O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焦化废水和印染废水等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其效果十分显著。②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生物脱磷是利用微生物“硝化—反硝化”的原理,在缺氧的条件下实现的,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释放磷,再在好氧条件下超量摄取磷来除去污水中的磷,由于氮和磷都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对于封闭和半封闭的水体,开发出同时能有效去除水体中氮和磷的方法尤为重要。③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应用的用于日处理20万t一下的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其特点是周期性的进行好氧、厌氧操作,以达到去除COD、氮和磷等的效果。
MBR工艺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的生化水处理技术相比,MBR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地进行固液分离,其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沉淀池,出水水质良好,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2、膜的截留作用,使微生物*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分离,运行控制灵活稳定。
3、由于MBR将传统污水处理的曝气池与二沉池合二为一,并取代了三级处理的全部工艺设施,因此可大幅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
4、利于硝化细菌的截留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高。通过运行方式的改变亦可有脱氨和除磷功能。
5、由于泥龄可以非常长,从而大大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6、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极低,由于泥龄可无限长,理论上可实现零污泥排放。
7、系统实现PLC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生物技术就是正在逐步形成的,与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等许多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并相结合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细胞组织及其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者新品系,一剂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成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方式
1、培菌
警告:本装置在启动正常运行前,必须进行培菌程序。
膜不能在原污水状态下运行。
将《运行模式》转换开关转向“培菌”程序,打开原污水入口阀,污水进入缓冲柜,当液位至中位时,此时粉碎泵自动启动,将污水转驳至序批柜内,直至低位时自动停止。
再次进入原污水,缓冲柜因水位上升至中位而又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序批柜液位高位R2指示灯亮,缓冲柜液位中位F2指示灯亮,关闭污水入口阀。
启动曝气泵PQ1、PQ2,PQ1、PQ2、P1泵连续运行4h后,自动转入“间歇运行” 《开20min,停20min》。运行2天后,执行一次《公海排放》程序,排去少量污水后,如上所述加入新鲜污水。
可以从取样口取出序批柜内的污水,用100ml量筒观察活性污泥的培养状态如何,如达到1/3,则说明“培菌”工作完成。一般生的原污水培菌需要2-3周时间,如能加入“种泥”菌种可缩短培养时间。
装置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停歇,也可用“培菌”程序,因为柜内已有休眠的活性污泥,培菌过程仅需1-2天。
培菌过程中膜组不参加工作。
2、正常运行
在“培菌”程序完成后,可将程序转向《正常运行》,打开污水入口阀,当缓冲柜内液位达F2时,P1泵启动,将污水转驳至序批柜内,直至液位至R2时停止(此过程为“进水期”),进水期PQ1、PQ2连续运转;进水期完成后,进入“曝气期”,PQ1、PQ2连续运转;曝气期结束后,进入“静止期”,PQ1、PQ2停止,;静止期结束后,电动阀打开,P2泵启动,将上清液泵入清水柜内,直至液位至R1时或当清水柜内液位至L3时停止,电动阀关闭。
当清水柜内液位至L2时,以下有两种选择:
1)膜法处理:手动关闭阀VQ9,打开VQ7、VQ8,将转换开关转向《膜法处理》,VS1打开,紫外线消毒装置运行, P3泵启动,手动调节V1、V2、V3,控制出水量和浓缩液回流量(一般预先都调定为50%)),排放水经膜组过滤后进入接触消毒柜,经消毒后排放至舷外,直至液位至L1时,P3、紫外线消毒装置停止,VS1关闭,延时1分钟后,VS2打开,间隔10秒对膜冲洗二次后关闭。
也可定期手动打开冲洗水阀V2,V4、V5,关闭VQ7、V3,用清水对膜进行清洗,从视流管中看到水变清为止。
2)公海排放:当船航行于公海或非规则海区时,可关闭阀VQ7、VQ8,打开阀VQ9,将转换开关转向《公海排放》,P3启动,可将经过曝气、沉淀后的上清液直接排放至舷外,此方式可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F1、R1脱水4小时以上,装置将自动进入休眠状态,PQ1、PQ2开20分钟,停20分钟,直至污水进入,休眠才自动中止。
3、应急排放:当遇到紧急情况,装置不能正常运行时,可手动关闭VQ2、VQ4,打开VQ1,VQ3,当缓冲柜内液位至F2时,粉碎泵自动启动,将污水粉碎后排放至舷外,直至低位时自动停止。
4、化学清洗:膜组参加装置正常运行3个月以后或流量降低时,需对其进行一次化学清洗。关闭阀V1、V2、V3、V4、V5、VQ7,打开加药考克C1、C2,启动加药泵,使药闭式循环30分钟后,停止加药泵,关闭C1、C2。
3~8小时浸泡完成,手动打开阀VQ8,VQ7、V1,关闭阀VQ9,将残余液排至舷外,5分钟后关闭阀V2。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