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衡翼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初级会员 | 第9年

15900508204

插拔力测试仪
简易拉力机
冲击试验机
微机控制电子材料试验机
微机控制电液伺服试验机
微机控制电液比例试验机
门尼粘度计
微机屏显液压试验机
摩擦系数试验机
扭矩系数试验机
微机控制液压压力试验机
扭转试验机
材料试验机
数显液压压力试验机
试验机
电子材料试验机
微机控制卧式拉力试验机
液压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
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
电子拉力机
拉力试验机
专用检测设备
拉力机
压力试验机
摩擦系数测试仪
无转子硫化仪
电子试验机
橡胶拉力机
薄膜拉力机
铝带拉力机
动态疲劳试验机
熔融指数试验机
管材耐压爆破试验机
热变形维卡试验机
剥离试验机
落锤冲击试验机
非金属材料简悬组合摆锤冲击试验机
紧固件防松性能振动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

弹簧拉压试验JBT7796-2005

时间:2011/2/19阅读:666
分享:

ICS 19.060
N 75
备案号:16719- 2005 Y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7796- 2005
代替JB/T 5523-1991
JB /I '7 7 96 -1995
弹簧拉压试验机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spring testing machines
2005-09-23发布2006-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SB/T 7790 2005
目次
别 舀. ............? ? ,....?? ,价二,...... .. .-..? 价. ,二~~.m
1 范围二“.,价二,..? ? ‘...?? ”.? ? “二”.? ? 价....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一...,...’.一..一一? ~..一.一.1
3 术语和定义与符号??价.? 价.. .? ? ” ...? ? ”.”? ? ‘ ?.,...? ? ‘ ...1
3.1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一1
3.2 符号................?? “ , 二,..? “.”.,...... . ...? ? ‘.......................... .? ?I
4 试验机主参数系列........ .....? ? ,? 价.......? ? ‘....? ? ,.... ...一‘.,二2
5 要求价? ? 价..? ? ,. ? ‘...?? ,.. ? ‘.,.,....? ? ,........一,2
5.1 环境与工作条件.? ‘.....? ? ,二‘? “...?? ”二,... ....?? “..?,. ....2
5.2 试验机力的性能特性? ? “ ..... ..............?? ‘..? ? ,-..?3
5.3 试验机鉴别力IA .......... ‘....?? ,.. ...?? ,....? ? ,,.... .一,,? ?3
5.4 试验机的结构..? 价.? ‘?. ? 价一.一一一~ 一, ,一.一.. ...一一‘.3
5.5 拉伸装置...? ? ‘.,.,一, 二‘一价...? ?.“..? “.?? ,.二,..?? ,,.......一3
5.6 压缩装置........ ...? ................... ...? ? 价一. 一~~ 一...一一...一.. ..一?3
5.7 测力系统? ,.... . .. ....? ?‘........ ........? ? 价.? ,....? ...4
5.8 变形测量装置二‘二价.. . ...... ............... ? ?价一.一...... 一一5
5.9 安全装置.,.... .? ? ‘ ,’....?? ,...?? ,..............? ? ,..? ? ,,.?? 5
5.10 噪声.价..? ? ,.............................一,价价一..一... 一?5
5.11 耐运输颠簸性能,.‘. ..? .?,............................? , .............................................6
5.12 装配质量、电气设备质量和外观质量要求....... .? ? ,,..........??‘?,...? ...6
6 检验方法.‘ ? ,..? ?价.? ‘.... ..... . . .........? ? ‘二,., .? ? 6
6.1 检验条件..一价? ?价..?‘.........?? ‘..................??,..................6
6.2 检验用器具.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6
6.3 试验机力的性能特性的检测.................................? ? “........一.? ....6
6.4 试验机结构的检查和鉴别力阂的测定二.,....??‘ ........................??‘.?...8
6.5 拉伸装置的检查.?? ‘? ,.,.. .?? .................................... . ..? ?‘... ? ? 8
6.6 压缩装置的检查价.价...一一...一.一一.. . . ....一. .一一.. ...... ..一..一? ‘二8
6.7 测力系统的检验.”.....? ‘..?? .,......................??,,....................8
6.8变形测量装置的检查...? ? ,,二点:., .. ....-...?? ,.....一,.一10
6.9 安全装置的检查...........................一一.一. .....一二,..一. . ..一.一..一. 一,一.? ?10
6.10 噪声的测量..? ‘.? ,.? “,..? ‘........?? ‘...?? ,二价.? ..........10
6.11 耐运输颠簸性能的检查........ .. ? .? “..? ‘”““ .... .........一“.......10
6.12 装配质量、电气设备和外观质量的检查. ....... ?? ,..? 价? ?, ? ‘.10
7 试验机的分级,..? ,? ................? ”......-..? , ..? ,.....? ? “” 一10
8 检验规则..? 价二,............ ..?? ,...? .? “,..? ? “? ...I1
8.1 出厂检验..........-.....-.....-.. .? ? “,.? ”.“................................... ...? ...11
8.2 型式检验. ..一““. “..-.?. 价二”一,..?““““.? ”..- -....一11
8.3 判定规则? ................................“,......一“”.....一”.....-.-:.“? ?”“....-二11
JB/T 7796-2005
9 标志和包装.一.? ‘.‘.‘? ? ‘.. ....-..... .-. ... . ....-. ....-..-..二‘.? ? 11
9.1 标志.价..? ? 价,二,,二,,.... ... .. ......- . .二,.? ,‘? 价.一一,二11
9.2 包装.? 价........... .. 一价.,....... ..一,.? ,......... ... ....? ...11
图1 测定力的进回程差示意图? ?价.............-.........? ?,,....... ...........7
表1 符号及其含义二‘..? 价......? ? ‘.............................一..一一...一一1
表2 试验机主参数系列.? ,..?价.?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
表3 试验机力的性能特性值? ,.......?? ,....................??价.,..? ...3
表4 上、下压盘的平行度...? ? “.“?? ...............................-.... . ..? ...3
表5 上、下压盘中心线的允许偏差?,? 价..? ?价. 一..一一一价一..一.一一,一.? 4
表6 噪声声级? ‘? ‘.‘? ,,....... .... .........?? ,.价.? ‘-? ? , ,.. . .一5
表7 试样支承装置的检查.,二价? “..........-.....? ? 价.,一....一....一.:. 9
JB/T 7796-2005
月U 吕
本标 准 是 对JB/T 7796-1995《弹簧拉压试验机技术条件》和JB/T5 523-1991(( 液压式弹簧压力
试验机》合并的修订。本标准非等效采用JIS B7738-1993《螺旋弹簧压力、拉力试验机》;在试验机力
性能特性的检验方法上采用ISO 7500-1: 1999《金属材料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
(或 )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英文版)的检验方法。
本 标准 与 JB/T7 796-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 修 改 了标准名称;
— 扩 大 了适用范围(1995年版的第1章和本版的第1章);
一增 加 了 部 分 术语、定义、符号及其含义(本版的第3章):
— 增 加 了试验机主参数系列(本版的第4章);
— 增 加 了试验机力的性能特性(本版的5.2);
一一 修 改 了鉴 别 力阂指标(1995年版的5.3和本版的5.3);
— 士 曾加 了对液压式试验机工作活塞铅垂度和工作台面水平度的要求〔本版的5.4.2);
-- 理 ;改 了上、下压盘平行度的部分指标(1995年版的表2和本版的表4);
-- 修 改 了上、下压盘中心线允许偏差的部分指标(1995年版的表3和本版的表5);
一一 增 力 口了对试验机两移动支座等高误差的规定(本版的5.6.4);
— 增 加 了对力指示装置读出能力的规定(本版的5.7.7);
一一 修 改 了测力系统的部分指标(1995年版的4.6和本版的5.7);
一 -修 改 了数显式指示装置的变形示值误差指标(1995年版的4.7和本版的5.8.1);
— 增 加 了对变形记录装置的技术指标要求(本版的5.8.4);
— 在 安 全装置中增加了对缓冲器和试验机保护装置的要求(本版的5.9.3.5 .9.4);
— 修 改 了噪声声级的指标(1995年版的4.9和本版的5.10);
— 修 改 并增加了部分检验用器具(1995年版的5.2和本版的6.2);
一 增加 了 对 带 着或不带着机械式辅助装置的试验机示值误差的检检方法(本版的6.3.4);
- 一鳍 加 了试验机的分级(本版的第7章)。
本标 准 代 替Ma 5523-1991(( 液压式弹簧压力试验机》和JB/T7 796-1995《弹簧拉压试验机技
术条件》。
本 标准 自 实施之日起,JB/T5 523-1991自行废止。
本 标准 由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 标准 由 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标准 负 责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
本 标准 参 加起草单位:济南时代试金仪器有限公司、桂林瑞特试验机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三思材料
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 准 主 要起草人:程兵、刘娟、周伟、雷庆安。
本标 准 所 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Z B N 75001- 1987. JB/T7 796- 1995;
— JB /T 5 523- 19910
JBfr 7796-2005
弹簧拉压试验机
1 范围
本标 准 规 定了弹簧拉压试验机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内容。
本标 准 适 用于zui大容量在1000k N以下的弹簧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以下简称为试验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 件 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 2 6 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 /T 1 3634 试验机检验用测力仪的校准(GB/T 13634-2000, idtIS O 376: 1999)
GB /T 1 39 83仪器仪表基本术语
JB/ T 6 14 7 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与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GB IT 139 8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标尺 间 距 scales pacing
沿着 标 尺 长度的同一条线测得的两相邻标尺标记之间的距离。
注 : 标 尺间距用长度单位表示,而与被侧量的单位和标在标尺上的*J泣无关。
3.1.2
读出 能 力 eradability
试 验 机 指示装置具有的可明确读取示值的能力。
3.1.3
分 辨 力 ersolution
试验 机 指 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zui小的示值差。
3.2 符号
本标 准 使 用的符号及其含义见表to
表1 符号及其含义
符号单位含义
a % 试验机力指示装置的相对分辨力
b % 试验机测力系统的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
e nUn 变形示值误差
fo % 试验机测力系统的零点相对误差
l fu % 数显式指示装置的零点漂移
.TB/T 7796- 2005
表1(续)
符号单位含义
F N 递增力时,测力仪指示的真实力
F产N 递减力时,测力仪指示的真实力
F N 对同一力值点,示值F几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Fo N 在所使用的zui小量程以递增力补充测量时。测力仪指示的真实力
F; N 递增力时,被检试验机力指示装置指示的力值
F; N 递减力时,被检试验机力指示装置指示的力值
F N 对同一力值点,示值F;几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Fjo N 在所使用的zui小量程以递增力补充一组测量时,被检试验机指示装置的示值
F;二N 对同一力值点,示值F的zui大值
F,mi o N 对同一力值点,示值F的zui小值
Fio N 卸除力以后,被检试验机指示装置的残余示值
FiIo N 试验机数显式指示装置零点指示的漂移值
F_ N 对同一力值点,示值F的zui大值
F .w N 对同一力值点,示值F的zui小值
FN N 试验机力指示装置各档测量范围的zui大容量
Fy N 试验机力指示装置各档测量范围的下限值
L r口m 变形测量装置示值
LN m m 游标卡尺(或相应的测长器具)测量的长度示值
R % 试验机测力系统的示值相对误差
r N 试验机力指示装置的分辨力
v % 试验机测力系统的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
4 试验机主参数系列
试验 机 主 参数系列见表20
表2 试验机主参数系列
0.001 0 .0 1 0 .1 1 10 1 00 1 0 00
0. 002 0 .0 2 0 .2 2 20 2 00 一
(0.003) ( 0.03) (0 .3) ( 3 ) ( 3 0) (3 0 0) 一
0. 005 0 .0 5 0 .5 5 50 5 00 一
(0.006) ( 0.06) (0 .6) ( 6 ) ( 6 0) (600) 一
注:() 内不作为优先推荐的主参数。
5 要求
5.1 环境与工作条件
试验 机 应 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室 温 100C^ -35℃范围内;
JB/T 7796- 2005
b) 相 对 湿度不大于80%;
c) 周 围 无振动、无腐蚀性介质和无较强电磁场干扰的清洁环境中
d) 电 源 电压的波动范围应在额定电压的土10%以内;
e) 在 稳 固的基础上正确安装。
5.2试验机力的性能特性
试验 机 力 的示值相对误差9、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b、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v、零点相对误差fo等
性能特性按试验机的不同级别应分别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试验机力的性能特性值
试验机
级别
zui大允许值
%
示值相对
误 差
4
示值重复性相对
误 差
b
示值进回程相对
误 差
v
零点
相对误差
fo
相对
分辨力
a
0.5 士0.5 0.5 0.75 士0.05 0.25
1 士1刀1刀1.5 士0.1 0.5
2 土2.0 2.0 3.0 士0.2 1.0
5.3 试验机鉴别力闭
试验 机 对 力的指示应灵敏,其鉴别力:lm
一-一对带模拟式指示装置的试验机为aFv;
— 对带数显式指示装置和(或)记录装置的试验机为2 aFv。
5.4 试验机的结构
5.4.1 试验机应有足够的试验空间,可对弹簧方便地进行拉伸或压缩试验。试验机的结构应便于装、
卸试样夹具并便于标准测力仪的安装和使用。
5.4.2 对于液压式试验机,其工作活塞应铅垂,zui大允差为0.1 mm/m:其工作台面应水平,zui大允差
为0.5 nim/m,
5.5 拉伸装置
拉伸 装 置 应适合各类拉伸弹簧的装卸,在试验过程中,其结构应能承受zui大试验力,并能与试样
保持牢靠的接触,以防止试样松脱或弹出。
5.6 压缩装置
5.6.1 压缩装置应适合各类压缩弹簧的装卸,其上、下压盘的工作面应平行,平行度应符合表4的规
定。
表 4 上 、 下 压 盘 的 平 行 度
试验机zui大容量
kN
< 0.05 0乃5-0.1 0.2^ 2 > 2- 20 >20-500 > 500
上、下压盘
工作面平行度
m m
50.05 <0.1 50.2 503 50.5 510
压缩装置上、下压盘的中心线应重合,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在试验过程中压缩装置应能承受zui大试验力,并能与试样保持牢靠的接触,以防止试样松脱或
7B/T 7796-2005
表5 上、下压盘中心线的允许偏差
试验机zui大容量
kN
<2 >2-50 > 50
上、下压盘中心线允许偏差
"n
〔。,5 <1刀<5刀
5.6.4 试验机的两移动支座应等高,其zui大允差为0.5 mm.
57 测力系统
5.7.1 试验机在施加和卸除力的过程中应平稳,无冲击和抖动现象;对于液压式试验机在零试验力下,
工作活塞的移动速度在规定范围内应灵活、迅速调节。
5.7.2 力指示装置或记录装置应以力的单位连续、准确地指示和(或)记录施加到试样上的力值并便
于读数。其示值范围应与试验机的zui大容量相适应。
5.7.3 试验机力指示装置应有调零机构,各档测量范围的零位应重合。卸除力以后,力指示装置应回
零位。根据用户要求可备有试验力预选及保持机构。
5.7.4 模拟式指示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标 度 盘的标度标记应清晰并为等分刻度,为易于读数宜用长短线区分,并在适当的位置标上表
示 力值 的 数 字 ;
b) 任 何 标度盘的标尺间距不应小于1m m;
c) 同 一 标度盘的刻线宽度应均匀一致且不应大于标尺间距的1/5;
d) 指 针 宽度应和刻线宽度大致相等;
e) 标 度 盘的分度偏差,在任意位置都不应超过力的示值相对误差允许值所对应指示值的标尺长度
的 1/ 40
5.7.5 数显式指示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力 的 指示范围应包括零点和zui大值:
b) 显 示 的数字应清晰、稳定,便于读取;
c) 试 验 机使用前,应预热20m in-3 0m in;零点漂移在15m in内不应超过每档测量范围zui大容
量 的 0.2 % a
5.7.6 对带有记录装置的试验机,其记录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记 录 纸应使用伸缩量小的纸,坐标宽度应与每档测量范围的zui大容量相适应;
b) 记 录 纸的标度标记应清晰并为等分刻度,为易于读数宜用粗细线区分,并在适当的位置标上表
示力 值 的 数 字 ;
c) 记 录 纸的标尺间距不应小于1m m;
d) 记 录 纸的刻线宽度应均匀一致,且不应大于标尺间距的1/5;
e) 记 录 曲线应均匀一致,曲线宽度应小于。.5m m,并能清晰记录:
f) 记 录 纸的分度偏差,在任意位置都不应超过力的示值相对误差允许值所对应指示值的标尺长度
的 1/ 4a
通 过计 算 机输出记录曲线的装置,也应符合本条的规定。
5.7.7 力指示装置的读出能力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a) 模 拟 式指示装置的读出能力是指针宽度与标尺间距之比,通常该比值取1/2.1 /5或1/10.
为达 到 1 /1 0的 读 出 能力,标度盘标尺间距应大于2.5m m.
b) 记 录 装置的读出能力是记录笔尖宽度与记录纸标尺间距之比,通常该比值取1/2, 1/5或1/10,
为达 到 1 /1 0的 读出能力,记录纸标尺间距应大于2.5m m.
5.7.8 模拟式指示装置或记录装置的分辨力r,其大小等于读出能力与分度值的乘积;数显式指示装
BIT 7796-2005
置的分辨力是在试验机的电动机和控制系统均启动,测力系统零试验力的情况下,若数显式指示装置的
示值变动不大于一个增量,则为末位数字的一个增量,如果示值的变动大于一个增量,则为数字变动范
围的一半加上一个增量。
分 辨力 r 应以力的单位表示。
5.7.9 各级别试验机力指示装置相对分辨力a的zui大允许值见表30
5.8 变形测量装置
5.8.1 变形测量装置可为由主尺和副尺(或主尺和指针)组成的模拟式变形测量装置、数显式变
形测量装置或变形记录装置。变形测量装置应易于读取示值。在使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模拟式
变形测量装置示值误差的zui大允许值为10.1 mm:数显式变形测量装置及变形记录装置示值误差
的zui大允许值在试验机容量不大于l00kN时为士(50+0.151 ) Fun,在试验机容量大于IOOkN时为
士(150-1-0.301)Wn。
注 : I为 测定的任意位置压盘间距离,单位为I= .
5.8.2 模拟式变形测量装置:
a) 标 度 标记应清晰,便于读数且无影响测量的缺陷;
b) 主 尺的标尺间距为0.5m m或1m mo
。) 为 易 于读数,刻线宜用长短线区分,刻线宽度为0.1m m-0.25m 且等宽,宜在适当的位置
标上 表 示 长 度 值 的 数字;
d) 副 尺 的zui小分度值不应大于0.1.m
5.8.3 数显式变形测量装置:
a) 在 弹 簧的拉伸或压缩试验中,应在任意位置均能转换零位;
b) 数 显 式变形测量装置的分辨力不大于0.05二。
5.8.4 变形记录装置:
a) 记 录 纸应使用伸缩量小的纸,记录纸的标度标记应清晰并为等分刻度,为易于读数宜用粗细线
区分 , 并 在 适 当 的 位置标上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b) 记 录 纸的标尺间距不应小于1m ;
c) 记 录 纸的刻线宽度应均匀一致,且不应大于标尺间距的1/5;
d) 记 录 曲线应均匀一致,曲线宽度宜小于0.5m ,并能清晰记录。
5.9 安全装置
5.9.1 试验机的安全装置应灵敏可靠。当试验力超过每个测量范围zui大容量的2%-10%时,力的安全
装置应立即动作,自动停机。
5.9.2 当移动横梁(或移动部件)达到可移动范围上、下极限位置时,限位装置应立即动作,使其自
动停止运动。
5.9.3 对于液压式试验机,缓冲器在试验力急剧下降时,应起缓冲作用。
5.9.4 对于zui大容量为lOkN以上的液压式试验机应配有适当的用于保护试验人员的防护装置。
5.10 噪声
试 验 机 工作时声音应正常,噪声声级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 噪声声级
试验机型式
机械式液压式
zui大容量<50kN zui大容量>50 kN zui大容量续100 kN zui大容量>100kN
噪声声级
dB (A)
琪72 575 蕊75 蕊80
JB/T 7796- 2005
5.11 耐运输颠簸性能
试验 机 在 包装条件下,应能承受运输颠簸试验而无损坏,试验后试验机不经调修仍应符合本标准的
全部要求
5.12 装配质zui、电气设备质量和外观质量要求
试验 机 装 配质量、电气设备质量和外观质量等要求应符合GB/T2 611-1992中4.2、第6章和第8
章的规定
6 检验方法
6.1 检验条件
试验 机 应 在4.1规定的环境与工作条件下进行检验。
6.2 检验用器具
检 验 用 仪器、量具和检具包括:
a) 符 合 GB/T1 3634规定的标准测力仪或四等标准砧码;
b) O m m--1Omm一级百分表及磁力表座:
c) 分 度 值不低于0.05m m/m的框式水平仪:
d) 分 辨 力为0.15的秒表;
e) 分 度 值为0.02m m的游标卡尺(或相应的测长器具);
f) O4 0h 6检验棒;
g) 0. 01 mm-1.00r=的塞尺、角尺及通用量具;
h) 声 级 计;
i) 拉 伸 用螺旋弹1瓷公式徉;
J) 压 缩 用螺旋弹簧试样;
k) 板 簧 (做板簧试验时配备)。
6.3 试验机力的性能特性的检测
6.3., 试验机示值相对误差9、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b、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v使用6.2a)中规定的标
准测力仪进行检验,检测时应根据试验机的级别选用测力仪的级别,一般0.5级、1级、2级试验机宜
对应选用GB/T 13634规定的0.5级、I级、2级的标准测力仪;对于小容量的试验机可用四等标准砧码
进行检验。若试验机有多个力的测量范围,则每个力范围均应进行检验。
6.3.2 用标准测力仪检验时,先在试验机上安装好标准测力仪,再根据要检验的力的测量范围预加三
次zui大试验力,卸除力后将试验机力指示装置调至零位。
6.3.3对于试验机的每个测量范围,通常取Fy =20%FN为该力范围的下限值。一般选择与试验机每档
量程zui大容量的20%, 40%, 60%, 80%和100%相对应的五个测量点,按顺序以递增的力进行三组测
量。
每组 测 量 前应调整零点。零点读数应在力*卸除约30,后读数。对于模拟式指示装置,应检查
指针是否在零点附近自由平衡;对于数显式指示装置,还应检查力值一旦低于零是否能立即通过符号指
示器(+或一)显示出来。
示值 进 回 程相对误差v可根据需要进行检验。其检验方法如下:对同一力值点先以递增力,再以递
减来测定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v。在此情况下,试验机还应以递减力进行校准(见图1)0
示值 进 回 程相对误差应在试验机zui小和zui大量程上测定。
零点 相 对 误差fo按公式(1)计算:
F;
fo=- X100%..? ’·.? ’.”.‘’‘’.”‘”‘’“’‘’“‘’‘’“ ’·(1)
rN
JB月,7796- 2005
零点相对误差fo的测量结果应满足表3相应级别的要求。
F
叔梢9只月咧绷书积只
真实力
图1 测定力的进回程差示意图
以试验机力指示装置为准在测力仪上读数时。示值相对误差4按公式(2)计算:
F; 一 F
R = 一
F
以测力仪为准在试验机力指示装置上读数时,
F; 一 F
9= 一 F
x 100% ···························。·。·······。·······? ? (2)
示值相对误差‘按公式(3)计算:
0%.
0
X
以试验机力指示装置为准在测力仪上读数时,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b按公式(4)计算:

b=F_- F_
F
X100%
以测力仪为准在试验机力指示装置上读数时,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b按公式(5)计算:
F; 一F;min
F
x 100% ·········.······。。·········。。··········一(5)
以试验机力指示装置为准在测力仪上读数时,
F '一 F
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v按公式(6)计算:
v = ~
F
x100% ·············································?? (6)
以测力仪为准在试验机力指示装置上读数时,
F; 一 F ;
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v按公式(7)计算:
v = —
F
X100% ·······································,··? ? (7)
示值相对误差4、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b和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v的测量结果应分别满足表3的要

JB/T 7796-2005
6.3.4 为检验试验机带着或不带着机械式辅助装置(指针、记录仪)试验时的工作状态和摩擦阻力,
示值相对误差R和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b应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测量:
a) 常 用 辅助装置工作的试验机:应连接辅助装置,在所使用的每一量程以递增力进行三组测量。
不连 接 辅 助 装 置 , 在所使用的zui小量程以递增力补充一组测量。
b) 不 常 用辅助装置工作的试验机:应不连接辅助装置,在所使用的每一量程以递增力进行三组测
量。 连 接 辅 助 装置,在所使用的zui小量程以递增力补充一组测量。
在上 述 两 种情况下,示值相对误差q应使用常规的三组测量值计算,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b应使用
四组测量值计算。其结果应满足表3中相应级别的要求,并应满足公式(8)或公式(9)规定的条件:
以 试验 机力指示装置为准在测力仪上读数时:
_ J F :一 丑
1u u j
} 气
以测力仪为准在试验机力指示装置上读数时:
‘1.51qI ‘ ···,····································??(8)
-AF 一FI_
luui-汽二一I- 1.51引‘’·“’‘’““‘·‘””’‘’“···??’·‘······?? (9)
! r }
注 公 式 中的4值是表3中给出的相应级别示值相刘误差4的zui大允许值。
6.4 试验机结构的检查和鉴别力阑的测定
6.4, 5.4.1通过观测进行检查。
6.4.2 试验机工作活塞的铅垂误差和工作台面的水平误差应按表7进行检查,其结果应满足5.4.2的要
求。
6.4.3 对应试验机每个力范围,从零试验力开始:
a) 对 带 有模拟式指示装置的试验机当施加的力达到aFv时,观测模拟式指示装置的指针是否有明
显 的 位 移 ;
b) 对 带有 数显式指示装置的试验机当施加的力达到2aFv时,观侧示值有无明显的变化;
c) 对 带有 记录装置的试验机当施加的力为2a凡时,观测记录装置的笔尖是否有明显的位移。
6.5 拉伸装置的检查
拉伸 装 置 的检查可使用6.2i ) 中规定的拉伸用螺旋弹簧试样以试验机zui大试验力进行实际试验,同
时进行观测检查,其结果应满足5.5的要求。
6.6 压缩装置的检查
6.6.1 对于zui大容量不大于2 kN的试验机用手动(或机动)使上、下压盘接触,当施加到zui大试验力
的10%时,用塞尺在上、下压盘工作面之间的任意方向测量:对于zui大容量大于2 kN的试验机,启动
试验机,使上、下压盘离开某一适当距离,将百分表座置于下压盘工作面上,使百分表测头垂直触及上
压盘工作面,然后沿下压盘工作面圆周方向移动百分表座,读取百分表示值的zui大值和zui小值之差,上
下压盘平行度的测量结果应满足5.6.1的要求。
6.6.2用手动(或机动)使上、下压盘接触,用6.2 g)中规定的角尺靠住一压盘圆柱母线任意位置,
再用塞尺测量角尺与另一压盘圆柱母线间的间隙,其上、下压盘中心线重合的偏差应满足5.6.2的要求。
6.6.3 使用6.2 j)中规定的压缩用螺旋弹簧试样以试验机的zui大试验力进行实际试验,同时进行观测
检查,其结果应满足5.6.3的要求。
6.6.4 两移动支座的等高误差应按表7进行检查,其结果应满足5.6.4的要求。
6.7 测力系统的检验
6.7.1 将螺旋弹簧试样安装到试验机上,对应试验机的每个测量范围各进行一次拉伸或压缩试验。每
次试验时,应对试样逐渐加力至每个测量范围的zui大容量凡,然后逐渐卸除,试验过程中,观M检杳
JB/T 7796-2005
5.7.1. 5.7.2和5.7.3(对于液压式试验机,应启动试验机使工作活塞位移lomm,变换试验力指示范围,
检查5.7.3).
表7 试样支承装置的检查
检查
项目
允差检查工具检查方法简图
5.4.2
工作
活塞
铅垂
误差
0.0 5mm/m框
式水平仪
启 动试验机,使工作活塞
移动250 m ,将水平仪靠在
工作活塞的圆柱表面上,在
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
检查,水平仪的zui大读数值
就是工作活塞的铅垂误差鹰厂}厂
O〕
5.4.2
工作
台面
水平
误差
(O.Smm/m O.O Smm/m框
式水平仪、
平尺
将水 平仪置于工作台面两
端极限位置,按图a)纵向,
图b)横向,分别检查。水平
仪读数的zui大差值即为工作
台面的水平误差DO a) 纵 向

b) 横 向
5石4
两移
动支
座等
高误

(。jmm
沪4 0h6检验
棒、百分表、表

将 沪40h6检验棒分别置于
两移动支座定位槽口内,百
分表座置于工作台面上。使
其侧头触及沪40h6检验棒母
线,移动表座检测四点,百
分表四点读数的zui大差值即
为等高误差

6.7.2模拟式指示装置和记录装置使用6.2妒中规定的检具通过实际测量和观测进行检验,并应分别
满足5.7.4和5.7.6的要求。
6.7.3 试验机按规定时间预热后,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将数显式指示装置调至零位,在15 min
内,检验指示装置零点示值的漂移值,并按公式(10)计算零点漂移,其结果应满足5.7.5的要求。
F,
.to == x100%
厂N
(10)
6.7.4 相对分辨力a按公式(11)计算,其结果应满足5.7.9的要求。
。= 二 -x 10 0 % ···· ···· ··· ??
F
(11)
JB/T 7796-2005
6.8 变形测量装置的检查
变形 测 量 装置的示值误差使用6.2e )中规定的器具进行测量。测量时启动试验机使上、下压盘接
触,施加不大于5% FN的压紧力,然后将变形测量装置调零,以此作为测量的零位,再M量上、下压
盘分开的距离,在移动横梁(或移动部件)的移动范围内,应至少选择三个间隔进行测量。其结果应满
足5.8.1的要求。变形示值误差e按公式(12)计算:
e= L一 L N· ? ? ‘·‘· ··· ···· 。·? ‘ 二“ ‘·· ···· ··· ··· ···· ··· ···? ? (1 2)
6.8.1 模拟式变形测量装置和变形记录装置,使用6.2 e)中规定的通用量具进行实际测量和目测检查
其结果应满足5.8.2和5.8.4的要求。
6.8.2 数显式变形测量装置的检查应按操作程序启动试验机,做螺旋弹簧试样的拉伸或压缩试验,在
力的每一测量范围的任意位置,按清零键,观测数显式变形测量装置是否清零。其分辨力可通过观测和
计算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应满足5.8.3的要求。
6.9 安全装置的检查
6.9.1 启动试验机,在试验力超过每个测量范围zui大容量的2%一10%的范围内,安全装置应满足5.9.1
的要求。
6息2 启动试验机,让移动横梁(或移动部件)做上升和下降运动,当达到移动范围的极限位置时,
限位装置应满足5.9.2的要求。
6.9.3 5.9.3和5.9.4通过观测进行检查。
6.10 噪声的测量
6.10.1 测量噪声时,试验机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然后将6.2 h)中规定的声级计的传声器面向声源水
平放置,距试验机1.0 m,距地面高度为1.5 m,绕试验机四周测量不少于六点,以各测量点测得的zui
大值作为试验机的噪声,测量结果应满足5.10的要求。
6.10.2 测量试验机噪声前,应先测量背景(环境)噪声,其值应比试验机噪声声级至少低lOdB (A).
若相差小于3 dB (A),则测量结果无效。若相差3 dB (A)一10 dB (A)时,应按声级计使用说明书
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
6.11 耐运输颠簸性能的检查
试验 机 的 耐运输颠簸性能可使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检查:
a) 将 试 验机的包装件按正常的运输状态紧固安装在碰撞台的台面上,以近似半正弦波的脉冲波形
进行 碰 撞 试 验 , 试 验时选用的严酷等级如下:
峰值 加 速 度 I0 0m /SZ士10m /sl,脉冲持续时间11m s士2m s,脉冲重复频率60次/min-100
次/ mi n, 碰 撞 次 数 10 00次110次。
b) 将 试 验机包装件装到载重量不小于4t的载重汽车车厢后部,以25k m/h-40k m/h的速度在三
级公 路 的 中 级 路 面 上进行100k m以上的运输试验。
试 验机 经 碰撞试验或运输颠簸试验后,不经调修,按本标准要求全面进行检验,其结果应满足5.11
的要求。
6.12 装配质量、电气设备和外观质量的检查
5.1 2按 G B/T2 611-1992中4.2、第6章和第8章的要求进行测量和观测检查。
7 试验机的分级
7., 试验机应按表3的规定进行分级。
7.2 如果试验机有多个力的范围,每个范围又被划分成不同的级别,则应以这些级别中zui低级别为试
验机定级。
7.3 经检验分级的试验机其使用范围是所检验力范围的下限值到试验机zui大容量。对测力系统可变换
JB/T 7796-2005
量程的试验机应将所变换的zui大容量视为一个独立的量程来确定试验机的使用范围。
8 检验规则
氏, 出厂检验
8.1.1 出厂检验项目为5.11以外的全部项目。产品取得合格证方能出厂。
8.1.2 出厂检验主要项目的实测数据应记人出厂合格证中。
8.2 型式检验
8.2.1 型式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对试验机进行检验。
8.2.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 产 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产 品 正式生产后,其结构设计、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 品 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国 家 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8.3 判定规则
8.3.1 对于出厂检验,每台试验机出厂检验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100%方为合格。
8.3.2 对于型式检验,当批量不大于50台时,抽样两台,若检验后有一台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
不合格批:当批量大于50台时,抽样五台,若检验后出现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不合格品,则判定该批产
品为不合格批。
标志和包装
标 志
9.1.1 试验机应有铭牌,其内容包括:
a) 名 称;
b) 型 号;
c) 试 验 机级别;
d) 试 验 机zui大容量;
e) 制 造 单位名称;
f) 制 造 日期、编号。
9.1.2 对于执行本标准的产品,应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物或产品使用说明书之一上标明本标准编号(代
号、顺序号、年号)和名称。
92 包装
9.2.1 试验机的包装为防水、防尘、防锈复合防护包装。
9.2.2 试验机的包装应符合JB/T 6147中有关防水包装、防尘包装、防锈包装的规定。
9.2.3 包装箱上的收发货标志和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JB/1'61 47的有关规定。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