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除尘是一种较老的除尘技术。早在18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当时只是使用一些挂袋,工作效率较低。1881年德国Betch工厂的机械振动清灰袋除尘器开始商业化生产。1954年HJHersey发明了逆喷型吹气环清灰技术,使得布袋除尘器实现了除尘、清灰连续操作,处理量提高数倍,滤袋压力较稳定。特别是1957年TVReinauer发明的脉喷型(脉冲)布袋除尘器,被认为是布袋除尘技术的一次重大发现,它不但操作和清灰连续,滤袋压力损失更趋于稳定,处理气量进一步增大,而且内部无运动部件,滤布寿命更长且结构简单。20世纪70年代以后,袋除尘器技术向大型化发展。美、日、澳及欧州等国家,结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相继开发了大型布袋除尘器应用于燃煤电站、干法水泥口转窑窑尾和电炉除尘。单台过滤面积超过10000m2的不在少数。
国外燃煤电厂早已普及推广布袋除尘技术,日本1996年布袋除尘器产值已达353.44亿日元。国内尚未推广,关键在于布袋除尘滤材使用寿命达不到要求。按国外1992年的水平,燃煤电厂布袋除尘滤材使用寿命高达5~6年。有关人士认为:如果国内燃煤电厂使用的布袋除尘器配套的滤材寿命为3年,则就有推广价值;我国火力发电有2*108kW装机容量,按1kW装机容量使用滤材0.8m2计算,如有50%机组使用布袋除尘器,则其配套的滤材需用量将达8*107m2,项用量就相当可观。1997年我国布袋除尘器产值已达12.92亿元,合纤过滤材料6*106m2左右。这说明我国布袋除尘器产值发展较快且市场潜力非常大。
布袋除尘器系统运行管理的原则
布袋除尘器检查标准在于除尘系统运行管理的一般原则,主要内容如下:
1、定期清扫除尘系统落棉和集尘处要定期清扫。尘室内的地面应保持干净。粉尘应及时处理或运出厂外,不允许任意堆放在厂区内。要定期清扫除尘管路和设备上的积尘。
2、检修制度除尘系统应有大中小的检修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止重大事故发生,保证系统运行良好。
3、贯彻开关车原则即工艺设备开车前要先开除尘设备,工艺设备关车后再关除尘设备;除尘系统各设备也应按开关车顺序开启及关闭;开车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各设备情况,待正常运转后,才可离开现场。
4、保养制度除尘系统应有设备保养制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如滤料破损应及时换,漏风现象要及时处理。
5、定期检查除尘系统的检查孔、密闭门、法兰连接处、测量孔、风管、除尘器等应定期检查,以防漏风和堵塞。
6、检查易损部分除尘系统的易损部分要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并应定期检查风机皮带有无松动现象,轴承是否保持良好的润滑,启动设备是否完善。严禁某些场合在运转时进行调整、注油和清扫。
影响布袋除尘器除尘效果的因素
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取决于因素,着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布袋除尘器的净化效果跟寿命,那么是哪十点呢?
(1)温度的控制:一般滤袋承受温度为200℃,所以处理设施进口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通过长长烟管后的烟气到达除尘器箱体时,温度都能降到200℃以下,特殊情况时,可进行水冷,在总烟管处安装冷却器。
(2)滤袋的选择:滤袋应选择耐磨耐高温的材质,有玻纤布/毡,NOMEX、针刺毡、P84针刺毡等,考虑到滤袋的耐磨性、耐用高温以及费用等因素,化铜行业一般选用NOMEX针刺毡。
(3)风机选用:引风机比送风机效果好。
(4)机械除尘比人工除尘方便、干净,但机械除尘费用高,现大多采用脉冲除尘法。
(5)集尘罩应尽量接近炉头,使粉尘更容易进入罩内,增加集尘量,减少无组织排放污染。
(6)漏风与阻力:理论上计算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达99%,但实测中达不到,主要是漏风和阻力的影响,漏风率越低,除尘效果越好;阻力对除尘效果有一定影响,经常清空滤袋,减少阻力,可提高除尘效果。
(7)设备维护:仪器设备及布袋容易损坏应及时维修和更换布袋。
(8)气流速度:在1~3m/s气流速度下,除尘效果佳,一般风速控制在2~4m/s。
(9)过滤面积:过滤面积越大,除尘效率越高,但造价会相应提高。所以应预先计算风量,然后选择相应的除尘器型号。
(10)二级除尘:在除尘器箱体前装有沉降室,形成二级除尘。沉降室可除去一部分大颗粒粉尘,降低温度,减少除尘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