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

  • 行业产品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专家呼吁建立新病原学科
公司动态

专家呼吁建立新病原学科

阅读:747发布时间:2010-1-15

目前应对突发、新发传染病成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未知病原体的检测、分离、鉴定和诊断,是一个国家传染病应急处置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标志性体现。在1月9日召开的第三届传染病应对团山论坛上,专家们呼吁建立新病原学科,提高发现新病原、研究新病原、预防和控制新病原的能力。

  专家介绍,以前我国对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应急处理,主要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即过去防疫站承担,曾经出色完成了诸如鼠疫、霍乱、上海甲肝暴发、苏皖豫大肠杆菌O157:H7流行等多起突发重大疫情的处理,积累了应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经验,造就了一批有实际经验的人才。

  自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发生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问题,而目前在我国报告的不明原因性传染病暴发疫情中,大约60%以上无法获得病原学证据。在突发、新发传染病到来之际,*时间发现和明确病原体,成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队伍、预防和控制的技术、方法、措施和预案。一般来说不会犯方向性错误。但是,应对原因不明疫情,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在病原体确定以前,可以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初步判断,采取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但是,一旦做出错误的病原学诊断,就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公众生命安全。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徐建国所长表示,目前,在应对新病原的挑战工作中,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基本是扮演“救火队”的角色,是“被动灭火”的工作模式。在很多情况下,疫情扑灭了,但几乎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仍然是一团雾水。

  近年来,为了应对新发和罕见传染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基本上建立了能够对80种新病原性细菌的诊断技术阵列,在近年来应对猪链球菌、无形体、C群流脑、类鼻疽等疫情的病原学诊断方面做了突出贡献。但是,这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是初级阶段的,没有能够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科学家个人的经验、知识和判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家们呼吁:应当设立新病原体学学科,通过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态学等学科交融,重点完成发现新病原、判断新病原与疾病流行的关联度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预期等核心任务。

  新病原学科是一个新学科,是新生事物,它的发展需要从事新病原研究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可喜的是,新病原学科是我国科学家和荷兰科学家首先在上提出的,充分说明我国新病原研究已经处于*水平。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Copyright(C) 2021 https://www.hb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