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白蛋白测定
点击次数:465 发布时间:2010-12-30
一、白蛋白测定 白蛋白(albumin, Alb)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约为15~19d,是血浆中含量zui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受血浆中白蛋白的水平调节。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关于白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滤过情况,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其量甚微,约为血浆申白蛋白浓度的0.04%,按此计算每天从肾小球滤过液中排出的自蛋白即可达3.句,为终尿中蛋白质排出量的30~40倍,可见滤过液中多数的白蛋白是可被肾小管重新回吸收的。有实验证实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中吸收,在小管细胞中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为小分子片段而进入血循环。白蛋白可以在不同组织中被细胞内吞噬而摄取,其氨基酸可被用为组织修补。 白蛋白的分子结构已于1975年阐明,为含58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肤,分子量为66458,分子中含17个二硫键,不含有糖的组分。在体液pH7.4的环境中,白蛋白带负电荷。 1.血清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1)血清白蛋白浓度可以受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 (2)在血清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可以影响许多配体在血循环中的存在形式,包括内源性的代谢物(C沪、脂肪酸)、激素和外源性的药物O在同样血浓度下,由于自蛋白的含量降低,其结合形式减少,而相对游离形式增加,这些游离状态的配体一方面更易作用于细胞受体而发挥其活性作用,一方面也更易被代谢分解,或由于其分子小而经肾排泄。 (3)血清白蛋白的增高较少见,在严重失水时,对监测血浓缩有诊断意义O (4)低自蛋白症在不少疾病时常见,可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由于白蛋白的合成降低,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疾病,但由于白蛋白的半衰期较长,因此,在部分急性肝病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浓度降低可以表现不明显O②由于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如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病人,可出现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重症者血清白蛋白浓度可低于25g/L。①遗传性缺陷,无白蛋白血症是极少见的一种遗传性缺损,血清白蛋白含量常低于19/L。但可以没有症状(如水肿λ可能部分由于血中球蛋白含量代偿性升高。④由于组织损伤(*或创伤)或炎症(感染性疾病)寻|起的白蛋白分解代谢增加。⑦白蛋白的异常丢失,由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而有白蛋白由尿中损失,有时每天可以由尿中排出蛋白达拉以上,超过肝的代偿能力。在j贯殇性结肠炎等其它肠道炎症或肿瘤也可由肠道损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在烧伤及渗出性皮炎可从皮肤丧失大量蛋白质。⑥白蛋白的分布异常,如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腹水中有大量蛋白质可以从血管内漏入腹腔C (5)已发现有20种以上白蛋白的遗传性变异:这些个体可以不表现病症,在电泳分析时血清蛋白质的白蛋白区带可以出现二条带或一条宽带,有人称之为双白蛋白血症。当某些药物大量应用(如*大剂量注射使血浓度增高时)而与白蛋白结合时,也可使白蛋白出现异常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