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锐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ELISA试剂盒,检测试剂盒,实验试剂,生化试剂,ELISA 试剂盒,实验耗材,对照品,标准品透析袋,葡聚糖凝胶,实验室耗材,培养基,氨基酸,蛋白质,色素,Corning耗材,染色液,sigma

环保在线收藏该商铺

MSN交谈      小标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技术
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长塔公路465号
邮编:201706
联系人:陈刚
留言:在线留言
商铺:https://www.hbzhan.com/st31156/
技术文章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技术

点击次数:802 发布时间:2011-1-6

(一)检验方法

    1.样品采集
    以无菌方法采取具代表性的样品,置灭菌的容器内。一般采集患者粪便、呕吐物和中毒的可疑原因食品。常见可疑的食品有鱼、虾、蟹、贝等海产品及其他有关的食品。若上述食品均为煮熟品,也可检验它们的包装物、烹调用具等。
    副溶血弧菌不宜在低温环境中生存,故采集到的样品应尽快送往实验室,不宜冷冻保存运送,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分离培养
    副溶血弧菌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蛋白胨水中均可生长。在含盐3.5%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o.5%盐时可生长,12%以上及无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发育温度为30-37~C,以37~C*。生长的pH范围是7.0-9.5,zui适pH为7.7~8.0,需氧性强,厌氧生长很缓慢。多数菌株于肉汤、蛋白胨水等培养基中呈浑浊表面形成菌膜。R型菌发生沉淀。厌氧培养48h以上,才见生长。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常呈圆形隆起,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多数菌株继代后,呈不正圆。粗糙型菌落,灰白半透明或不透明,在EMB琼脂上不生长。某些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生长者,其菌落为圆形、平坦、半透明或浑浊略带红色。从腹泻病例初次分离到的菌落多较典型一般不形成色素。食品中分离到的菌株,多为R型。胆酸盐稍有阻止该菌扩散的作用,血平板上可见溶血环。在氯化钠蔗糖平板上菌落呈绿色。S.S琼脂上菌落中等大,无色透明、扁平、有动性,不易被接种环挑起。    该菌对乙酸,90%以上菌株对0/129抑制弧幕衔?2,4-二氨基-6,7-二异丙基喋啶)敏感。该菌的溶血作用是因其具有耐热性溶血素,这种溶血素是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000的酸性蛋白质,对心脏有毒性,是一种即时型致死毒。
 
    (二)动物试验
    经上述试验符合副溶血性弧菌的菌株接种于3.5%NaCl蛋白胨水中,经16-18h培养后,小鼠腹腔注射0.3ml,观察2-3天。小鼠症状为竖毛,不活泼,食欲不振,腹部贴饲养罐底,呼吸困难,步态蹒跚有时呈痉挛性跳动、四肢抽搐及尾部痉挛性振动,多于24-48h内死亡,将死亡小鼠作剖检与分离培养。
 
    (三)患者血清凝集试验
    从患者分离的S型菌株,接种于3.5%食盐的琼脂斜面,37~C培养24h,以无菌生理盐水洗下稀释成每毫升含菌10亿个的菌液沸水煮1h,加入o.5%*即成O抗原。将其与患者血清作试管凝集试验:血清稀释为(1;:10)~(1;640),于37~C过夜,观察。凝集价在(1:80)一(1:160)为阳性,1;40为可疑。通常发病10天后凝集价开始下降。
 
    (四) KP溶血试验
    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绝大部分都能产生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并能在鲜血平板上产生一种特殊的溶血现象,叫做神奈川现象(kanawaga phenomenen,KP)。该试验需经过前增菌、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培养后,挑取可疑菌落接种到鲜血平板上,置于37℃孵箱中过夜,如菌苔周围出现透明溶血环,即为KP阳性,据此诊断样本中含有Vp。该试验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zui基本的方法:,能把绝大部分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出来,但操作烦琐、所需时间长(约4天),而且存在部分TDH-株,易漏检,给人们健康带来危害。

[ 打印 ] [ 返回顶部 ] [ 关闭

| 商铺首页 | 公司档案 | 产品展示 |公司动态 | 询价留言 | 联系我们 | 会员管理 |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Copyright(C) https://www.hbzh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二维码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