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Science医学:中草药致癌
点击次数:631 发布时间:2013-8-10
马兜铃属植物几个世纪以来都被用于中草药之中,根据发表在8月7日《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两项研究,这种植物包含有一种天然致癌化合物,可以导致食用它们的人们细胞发生突变。研究论文揭示,相比于*的两种环境致癌物烟草烟雾和紫外线,这一称作为马兜铃酸的化合物可以引起更多的突变。
“许多人认为,如果一样东西是草本的或是天然的,它就一定是健康的。但这项研究工作清楚地表明,这一天然植物产物极其具遗传毒性和致癌性,”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总新人类肿瘤学和发病机制项目研究人员Marc Ladanyi(未参与两项研究)说。
尽管在草药方中使用马兜铃的历史悠久,直到近期才出现这种植物内在危险的证据。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比利时的妇女在减肥门诊部接受马兜铃治疗,出现了肾病并进展为肾衰竭,在晚期还有上泌尿道异常生长。zui近,马兜铃污染当地的小麦作物被确定为是导致欧洲多瑙河畔农村社区上泌尿道膀胱上皮癌(UTUC)高发病率的原因。在中国台湾,zui近的处方记录揭示,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服用含有马兜铃的药物,是世界上UTUC发病率zui高的地区。
自2003年起许多的国家都禁止使用马兜铃酸。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Thomas Rosenquist说:“但在亚洲的许多国家,例如印度,仍然使用它作为传统草药的成分。即便是在像中国这样的禁用马兜铃酸的地区,仍然可以轻易地得到它。”
Rosenquist 说:“继续使用这种植物有可能是因为,医生们可能还没有很快地接受这一事实:他们实际上正在伤害他们试图帮助的人们。从接触马兜铃到形成癌症可能会有20-30年的滞后时间,因此有可能难于确定这一。”
Rosenquist、Rozen和他们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两项独立的研究,来分析已知接触过马兜铃酸的UTUC患者的全基因组突变。这两项研究发现,从前在接触马兜铃酸的组织中确定的一种不同寻常的突变(A-T颠换),大量存在于癌细胞的整个基因组中。突变的数量大体上异乎寻常的高,远远高于吸烟引起的肺癌突变和紫外线暴露引起的黑色素瘤突变。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基因组研究所技术开发主任Elaine Mardis (未参与研究)说:“每兆碱基DNA鉴别出的突变数量相当的惊人。此前,我们认为就突变数量或突变率而言,黑色素瘤居*的*,但现在看起来马兜铃酸导致的突变超过了它。”
全基因组分析还揭示,突变偏向发生于特殊序列模体CAG或TAG,或编码DNA的非转录片段上,表明一些突变由于转录耦合修复而被除去。这些模式,结合*的突变率和大量的A-T颠换,就是接触马兜铃酸的基因组标记。
Rosenquist说,鉴别出患者DNA中的这一标记不会改变他们的治疗方式。但在被认为接触了马兜铃酸的个体中筛查这一标签,或许能够实现早期检测UTUCs。“我们正致力开发一种筛查方法,在血浆和尿液中检测携带这些突变的DNA……看看它是否能够在其他常规方法之前敏感地检测出这些癌症。”
除了已知的UTUC形成风险,Rozen研究小组还发现某些肝癌基因组显示出接触马兜铃酸的信号标记。因此,处于接触该致癌物风险中的器官可能比原来认为的要多。
测序其他的癌症基因组将揭示是否确实是这种情况。不过现在,这两项研究所包含的zui重要的信息表明了,食用这些植物一定是危险的。“在癌症研究中通常就是这样,zui大的成功就在于预防,”Roze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