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真宇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电磁阀,气体减压阀,蒸汽减压阀,Y型过滤器,水力控制阀

环保在线收藏该商铺

MSN交谈      小标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分析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技术标准
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电磁阀系列

排气阀系列

减压阀系列

疏水阀系列

过滤器系列

水力控制阀系列

排泥阀系列

平衡阀系列

旋塞阀系列

止回阀系列

截止阀系列

针型阀系列

呼吸阀系列

阻火器系列

放料阀系列

排污阀系列

蝶阀系列

闸阀系列

球阀系列

衬胶阀门系列

衬氟阀门系列

液化气阀门系列

蝶阀

阀门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319号西湖国际科技大厦5号楼中区3楼
邮编:310012
联系人:采购部
留言:在线留言
商铺:https://www.hbzhan.com/st32114/
技术文章

分析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技术标准

点击次数:995 发布时间:2010-3-31

该标准适用于公称压力为PN1.0MPa-PN4.0MPa,公称通径为DN50mm-DN1200mm的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现将标准技术要求介绍如下:

1 压力——温度度级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压力——温度等级由壳体、内件及控制管系统材料的压力——温度等级确定。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在某一温度下的zui大允许工作压力取壳体、内件及控制管系统材料在该温度下zui大允许工作压力值中的小值。

1.1 铁制壳体的压力——温度等级应符合GB/T17241.7的规定。
1.2 钢制壳体的压力——温度等级应符合GB/T9124的规定。
1.3 对于GB/T17241.7、GB/T9124未规定压力——温度等级的材料,可按有关标准或设计的规定。

2 阀体

2.1 阀体法兰

     法兰应与阀体整体铸成。铁制法兰的型式和尺寸应符合GB/T17241.6的规定,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7241.7的规定;钢制法兰的型式和尺寸应符合GB/T9113.1的规定,技术条件应符合GB/T9124的规定。

2.2 阀体结构长度
2.3 阀体的zui小壁厚

    铸铁件阀体的zui小壁厚应符合GB/T13932-1992中表3的规定,铸钢件阀体的zui小壁厚应符合JB/T8937-1999中表1的规定。3 阀盖 膜片座

3.1 阀盖与膜片座、膜片座与阀体的连接型式应采用法兰式。
3.2 膜片座与阀体的连接螺栓数量不得少于4个。
3.3 阀盖与膜片座的zui小壁厚按2.3的要求。
3.4 阀盖与膜片座的法兰应为圆形。法兰密封面的型式可采用平面式、突面式或凹凸式。

4 阀杆、缓闭阀板、主阀板

4.1 缓闭阀板与阀杆应连接紧固、可靠。
4.2 缓闭阀板与主阀板的密封型式应采用金属密封的型式。
4.3 主阀板与阀杆必须滑动灵活、可靠。
4.4 主阀板与主阀板座的密封可采用金属密封和非金属密封两种型式。

5 膜片

5.1 膜片性能应符合表2(见下页)的规定。
5.2 膜片的外观质量应符合HG/T3090的规定。
5.3 当应用于生活饮用水时,膜片材料的安全性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

6 控制管系统

     控制管系统的各元件应能承受阀门的zui高工作压力,各部位不得发生泄漏。

7 材料

7.1 主要零部件材料的选用宜按JB/T5300的规定。
7.2 铜合金铸件应符合GB/T12225的规定;灰铸铁铸件应符合GB/T12226的规定,其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00MPa;球墨铸铁铸件应符合 GB/T12227的规定;碳素钢铸件应符合GB/T12229的规定;奥氏体钢铸件应符合GB/T12230的规定。
7.3 钢制多功能水泵控制阀铸件外观质量应符合JB/T7927的规定,铁制多功能水泵控制阀铸件外观质量参照JB/T7927的规定。

8 壳体强度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壳体强度应符合GB/T13927的规定。

9 密封性能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密封性能应符合GB/T13927的规定。

10 清洁度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清洁度应符合JB/T7748的规定。

11 涂装

     当应用于生活饮用水时,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内腔涂装材料的安全性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外表面涂装不作规定,特殊要求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 打印 ] [ 返回顶部 ] [ 关闭

| 商铺首页 | 公司档案 | 产品展示 |公司动态 | 询价留言 | 联系我们 | 会员管理 |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Copyright(C) https://www.hbzh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二维码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