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广东省营养学会在广州举行了“水与健康”专题研讨会。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凌文华在此间表示,体内分酸碱性并无科学依据,消费者喝水时没必要追求弱碱性,是否有益于人体健康,主要是看水的品质及其矿物质成分。 为更好的指导我国居民健康饮水,广东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苏宜香教授对穗深两地800名居民饮水状况及行为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年龄为19-59岁之间。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年的修订版,健康成人水摄入量和排出量每日维持在2500ml左右。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zui少饮水1200ml(约6杯)。 但调查结果显示,穗深两地30.3%居民饮品总摄入量不足1200ml/d;54.9%的居民饮品总摄入量不足1500ml/天;低于1500ml人数在广州、深圳及穗深两地分别占57.3%(50%~70%)、52.5%(34%~72%)和54.9%; 广州、深圳及穗深两地居民40%以上(43.5%~57.5%)是等到口渴时才被动地饮水,50%以上的居民不能有规律地饮水;广州、深圳及穗深两地对象中分别有61%、51%和56%的对象不知道每天应该喝1200ml~1600ml,平均有56%的对象对饮水量没有正确认识。 在饮品选择上,认为矿泉水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人数,广州、深圳及穗深两地分别为41.5%、35.25%和38.38%。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认为茶或白开水对人体zui有益的人数呈增加趋势,两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50-59岁组中有22%的调查对象认为茶zui有益健康,23%的对象认为白开水zui有利于人体健康。总的来说,华南地区近6成人不清楚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居民饮水不足状况严重。 而据调查,在对华南地区居民饮水行为和认知调研过程中,大部分人存在饮用水的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水没有营养。二是认为喝什么水都一样。误区三是以为人体的酸碱性体质会因为饮用弱碱性水而改变。 但其实,水同蛋白质、矿物质等其它营养素一样,是人体必须的七大营养素之一,不可替代。此外,喝不同的水其实还是有区别的,自然界天然矿泉水是、zui天然健康的水。 针对市场上流行的各种“弱碱性水”,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凌文华教授表示,实际上,人体拥有强大的酸碱自我调节体系,即使人体摄入有酸性或碱性物质,也会被这种调节功能很快中和,体内分酸碱性并无科学依据。血液若属于弱碱性(PH正常值在7.35—7.45),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缓冲物质,能自动调节血液中的PH值,保持PH值稳定,因而人体的体液并不会因为饮用某种水而改变。所以消费者喝水时没必要追求弱碱性,是否有益于人体健康,主要是看水的品质及其矿物质成分。 关于广东营养学会 广东省营养学会是经广东省*依法注册的学术团体,由全省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营养科学工作者、企业和相关单位自愿结合成立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接受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社团登记管理处和中国营养学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现有各类会员共960人,涵盖高校营养教育与研究、医院临床营养、食品科技、食品生产与研发等领域的营养学专业技术人员。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