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净水器是经济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水污染加剧,各地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人们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的迅速提高,家用净水器进入寻常百姓家已经是指日可待.
家用净水器的广泛市场前景,从07年至10年,净水器厂家呈现了一月出几家甚至一天一家的发展情景、经销商也从07年之前的很少人问津,到现在几家经销商同时争一个市场代理的状况,都愿意投身到这一朝阳行业中,希望能抓住净水器发展的这杯羹。
笔者走访了国内大部分大中城市,根据笔者的调查,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家用净水器拥有率还不到3%,内地城市甚至不到1%,超过70%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净水器,饮水机大部分人有印象,用的人也比较多,这个结果可能让人意外,但也是笔者的意料之中,虽然这几年净水器的发展非常快,呈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态势,但是总量还是不多,总的销售额跟其他行业比差距还是太小,大财团大资金进入这个行业还不多。
推动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各个厂家及行业人士关注交流的重点,但是如何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关键的还是应该找出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才能推动行业发展。
以下是笔者经过多年的行业经验及调查得出一点结论,仅供参考。
一、家用净水器定位
1.当前,净水器厂家大多定位不清,饮跟用*混淆视听,不能直饮的机子都打上直饮,让消费者难以选择,在销售上,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有句话——“无商不奸”,决定了厂商的宣传是无法获得大众的信任的。在这只有泉来做对相对好点,人家就主推厨房净水器,强调用水.
2.攻击自来水污染
哪个地区的自来水厂会说自己的水不合格?哪个地区的政府会站出来说自己的水质化学污染超标?没有,统统没有,在中国这种信息一元化的国度中,政府没有站出来指正,那么绝大部分消费者是无法相信厂家和经销商的宣传!
其次、饮水改善的问题不具备迫切性(当然不排除个别地区水质恶劣得到消费者的共识)。
在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中,人们无法意识到“水危机”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无法获得足够多的客观信息;在社会面临诸如住房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更重要的问题时,“水”往往就显得那么渺小了。
再次,消费习惯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
从井水、河水,到自来水的普及,用了几十年时间,净水器作为自来水的改善产品,也不可贪一日之功。
根据美自然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所做的调研,在一些知识层次收入层次较高的目标客户群中,关于自来水的看法(回答是自来水很好啊,喝了这么多年都没怎么样啊,这一观点占90%以上),关于净水器是否有意适用(回答是没必要,这一观点占85%以上)。
二、从产品层面上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地大物博,作为一个面积人口大国,水质也差异很大,南北东西的水质相差很大.在加上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不相同,各地自来水水质(家用净水器技术应该有针对性,净水器材料更应该差异化)、水压(净水器结构应更实用、安全)千差万别,以前的净水器,无论国内品牌还是进口品牌,全靠一套工艺“包打天下”,对千差万别的自来水浊度、硬度、余氯、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矿物质等指标无法全体改善,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代理商只有多代理几个品牌来满足不同的问题,增加了代理费用;有时干脆根据本地情况,在厂家定制滤材自己配置,以满足本地需求。 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一款产品无法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其次,消费需求多样化,需要不同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净水器,各有各的优点,作为消费者如果同时喜欢净水器的2个优点,单一净水器却无法满足其需要,即使销售成功,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有遗憾的。
对于消费者提出的个性化出水水质要求无法在一套产品上实现,与客户少了许多共鸣之处,也设置了销售的隐蔽难点。
三、厂家对经销商支持分析
现在大部分净水厂家,都处于圈钱的状态,经销商提了货就不闻不问,使得很多经销商失去了信心,厂家级出了市场,而经销商又做不出来,双方损失都大.
四.广告方面
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没有哪家公司在电视广告有比较大的投放,当然这跟这个行业的实力有关,虽然现在有很多厂家做央视广告,但也是为了圈钱的需要,都是几秒钟,连观众是什么都没有看出来就没有了,真是悲剧啊.
如何解决面对的难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 各个厂家对自己所经营的产品定好位
2. 加大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开发适合各种水源的净水器
3. 加大对经销商的扶持,束立经销商的信心
4. 净水器厂家可以联合在一起多做公益事业,加大净水行业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