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暂无信息 |
浅谈铜丝拉制过程氧化变色
点击次数:2188 发布时间:2010-12-17
在我国线缆行业及铜材、漆包线行业的铜丝拉制过程,普通存在氧化变色,发黑等现象,春、夏季更为严重。随着现有高速机的普及,拉丝速度已大为提高,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此种种问题及其关系,本人着重分析铜拉丝过程所产生的温度的原因影响到氧化润滑等问题
一、 脂肪量(即俗称的含脂量)
所谓的脂肪量可简单地理解为拉丝过程在变形区形成的油膜厚度,拉丝乳化液的脂肪量过高(即润滑过剩)会使拉丝过程在变形区形成的油膜过厚,出现以下几种不良情况:
若拉丝液脂肪量过低,油膜必然很薄,或不能形成完整的油膜。在拉丝过程中,容易造成破裂,从而导致被拉伸的铜丝与模具接触起不到润滑作用,增加了摩擦力,会造成了下列几种不良状况:
A、拉伸力增大、会导致经常断线
B、摩擦力增加、产生热量,油温升高,增加油耗
C、造成所拉线材表面质量降低
D、模具、塔轮损耗快、铜粉增多
所以,我们选用铜拉丝润滑油时要根据本厂所拉的规格的线径而确定其需要含脂肪量的多少(如大拉,一般是使用铜拉丝油原油的脂肪含量的 8~12%左右,中拉:8~10%左右;小拉5~6%左右;微拉:1.5~2.5%左右)铜拉丝油的浓度跟脂肪量的含量有区别,一般铜拉油的含脂肪量在70~80%之间,就是说每100公斤拉丝油内其含脂肪量只有70~80公斤,所以有些使用单位按使用说明书所推荐的浓度去调乳化油时,按10kg的油加90kg的水以为就是含脂肪并已经达到10%,其实是错误的,实际其含脂肪量仅有7~8kg,所以需用糖度计来检测其脂肪的含量。
二、温度与拉伸速度
三、拉伸力
四、防止铜氧化发黑
A、油膜过厚,拉出的铜丝失去了表面光泽度
B、造成油膜局部不均匀及不完整,导致直接接触面积增大,增加摩擦力并使拉出的产品表面带油斑。(如果后面要生产漆包线的话则难以上漆)
C、另外,乳化液的脂肪量过高,会有一部份游离出来,造成乳液分层并粘附在铜粉上,悬浮在乳液上,粘污模孔,造成堵塞模眼,进而断线。严重时会直接导致 润滑油变坏,导致全池更换,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