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建议
1 加快截污管网建设
惠州市绿化所介绍,针对跨界污染问题,由区环保分局协调市*建立科学合理的跨界断面考核机制、督促镇隆片区加强环保巡查、加快截污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负荷率。建立跨界断面监测点、建立与惠阳镇隆片区有效的协调机制;对主要的排污口建设分布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开展河面垃圾水浮莲清理工作;杜绝非法养殖。
针对全区主要种植区肥使用量大,渔业、禽类养殖业繁多,养猪场屡禁不止等问题。由区农村工作局牵头建立科学种植制度和生态农业体系,积极推广低残留使用经验,鼓励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和类激素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规范合法养殖排污管理,*杜绝非法畜禽养殖污染,潼湖平塘主要区域年内清退80%以上的非法畜禽养殖场,散养规模不得超过上级规定的饲养量;年内化肥用量总体减少20%以上。
针对水浮莲泛滥问题。由河长制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开展清理工作,并逐渐形成常态化清理。
2 依法关停整改“小散乱污”企业
高绿化介绍,针对企业排污问题,由环保分局牵头,一是针对全区有工业排放的企业建立台账,二是对企业没有雨污分流,年内要完善雨污分流;三是对高污染企业建立严格关停退出机制,年内依法关停整改“小散乱污”企业90%以上,对存在问题的年内整改率达到*。
“在污水纳管率低,错接漏接,管网建设滞后,管网维护不到位等问题方面,也一一作出了应对措施。”高绿化介绍,针对纳管率低的问题,由各镇办、公用事业办对已建成管网的区域排污口必须*接入管网,对无法接入管网的,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加以解决,住建局负责检查考核。
针对错接漏接的问题。由公用事业办牵头对8.8平方公里中心区普查发现的管网错接漏接问题进行整改,其中:市政道路范围内的管网问题由区公用事业办落实整改,企业管网错接问题由环保分局落实整改。8.8平方公里以外区域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镇(街道)各自负责普查及制定整改方案并开展清淤、整改,该项工作必须于2018年底前完成。
针对管网建设滞后的问题。由区住建局牵头,会同督办加强督促各管线项目牵头单位加快施工,针对已成网但未接通污水处理厂的区域,优先根据规划建设管网,确保年内完成不少于62.5公里管网建设任务。
针对管网管养不到位的问题。加强管网日常维护,中心区由公用事业办对管网进行管养维护,区财政提供资金保障。
3 2020年前完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目标任务
高绿化介绍,针对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未得到有效运行问题,由镇(街道)立即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查、升级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处理设施修复、提标升级改造、运营管养以及配套管网建设的实施方案。参照惠城区的做法,采用PPP模式投资建设全区150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收集管网项目,确保2020年前完成20户以上村庄85%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目标任务。
4 查处未取得排水许可的企业、商住小区
“针对河道两侧居民污水直排河道、河道保洁不及时问题。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各镇办采取措施保证两侧污水收集纳管,针对河道保洁不及时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纳入镇办保洁范围,及时对河面及两岸垃圾进行清理。”高绿化介绍,针对排水、排污许可监管不到位问题,将建立全区排水监管机制,制定排水监管办法。年内对未取得排水许可的企业、商住小区进行查处;对已取得排水许可证的应强化监管查处,年内全面完成全区企业、商住小区排查及排水许可证核发工作。
5 委托第三方机构统一监管污水处理厂
针对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于片区发展问题,高绿化介绍,由陈江街道加快污水处理厂前期报建、征地等工作,加快工程推进,各审批部门加快报建审批,切实保障357创新产业带、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发展,保障梧村河、水围河、埔仔河水环境安全。
针对该区污水处理厂监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由区住建局拟定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区的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监管。
此外,仲恺环保分局还将对全区的河流要合理设置监控点,并每月要提供相关数据、分析报告和整治建议。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