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

  • 行业产品

扬州品胜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扬州品胜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文章>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厂家解读仪器仪表行业“人才荒”三大原因

经营模式:生产厂家

商铺产品:2587条

所在地区:江苏扬州市

联系人:张春华 (经理)

技术文章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厂家解读仪器仪表行业“人才荒”三大原因

阅读:1423发布时间:2010-9-18

仪器仪表行业体制薄弱

  首先,国家整体的产、学、研等有机结合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应用较差。改革开放初期,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差距大,企业普遍向外寻求技术来源,虽然近期有所转变,也有企业脱颖而出,但总体上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与应用结合好的不多。大企业成长困难。
  
  我国科研机构涉及测控技术及相关仪器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实用性较差。对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特别是核心工艺技术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够,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很大。成果的转化率低。高中档仪器产品和系统涉及不同领域内具一定深度的应用技术,国外企业设有专业部门并拥有经验丰富的应用人才,而我国仪器仪表企业往往对大型工程工艺不熟悉,缺乏应用技术的集成能力。因此,生产产品比较困难。
 
  其次,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仪器仪表行业品种多、批量小,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国家投资途径分散,难以集中重点。企业既不能像外国企业那样*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又缺乏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同时,新技术市场化所需要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完善。
 
  由于体制机制没有理顺,自然造成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仪器科学技术不仅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并且只有能尽快发现、利用、集成各种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科技成果的人,才能设计和制造出世界*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品。人才短缺,自然影响行业的发展。这无疑也是造成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产品差距的重要原因。

培养不利 百万年薪难觅人才

  在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状况中,机械与仪表类专业名列需求,需求量远超第二名营销类专业。这表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仍很大。然而,精英人才却严重短缺,人才市场甚至呈现出百万年薪难觅人才的奇特状况。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短缺形势将更加严峻。从仪器仪表行业业的现状来看,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忽视 虽然在当今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已经被社会认可,但是现行教育体制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是技术工人短缺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作为技工人才重要输送基地的技术学校也有很大的办学困难: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所需设备价格高、使用率低;生源少,学校办学积极性也不高。

  2、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培养,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

  3、还没有形成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 在技能人才评价方式上,存在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没有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

  对此,首先要从改变人们对技术工作的认识和定位抓起,只有人们对技术人才的认识改变了,技术人才市场才可能出现繁荣的局面。寻找和培养高技术人才才有了落脚之处。同时还要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和培训水平,让它真正的成为技术工人的摇篮。

 企业人才引进政策存在失误

  1、轻视后备人才储备

  据有关人力资源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企业缺乏人才储备。过去,我国国有仪器仪表企业作为人才的主要买方市场,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形成了阶梯式的企业人才队伍。但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外资企业侵入、民营企业崛起,国有企业的后备人才大量流失,企业培养后备人才的动力不足,国企人才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而民企的用人机制比较急功近利,他们的目光更多地盯在有经验的实用人才身上,企业人才开发往往是引进为主。

  2、重点人才价值与待遇不匹配

  很多企业平均主义比较严重,对重点人才开发重视不够。首先,人才分配机制方面,很多企业重点人才、高层次人才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其次,人才开发投入资金方面,我国企业的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尤其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劳动法规定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投入应达到员工工资总额的1.5%,但是许多企业并不能达到这一基准线。同时,有限的企业人才发展资金绝大多数用于大众化的中低级人才培养开发上,如人才招聘、上岗培训、集训等,高层次人才占据企业培训资源较少。

  3、人才管理“人治”重于“法治”

  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很多企业往往是“人治”重于“法治”。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往往随着管理层的需要而变化。民营企业的“人治”特点更为明显,家族统治、裙带关系在我国民营企业中还占有很大比重。“人治”管理使处于管理岗位的人员比其他岗位拥有更多的权利和实惠,结果导致我国企业的大量人才不愿意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争相奔赴“管理岗位”,企业人才队伍整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人治”又导致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造成人才流失。有调查显示,从国有仪器仪表企业辞职去外资企业或下海创办私人企业的,80%认为促使自己当初离职的*原因就是原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

  综上所述,仪器仪表业人才短缺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地各相关部门的重视,纷纷采取了应对措施。 对于企业而言,诚然,高薪可能会找到的高技术人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高技术人才的匮乏,涉及到人才断层,解决此问题,任重而道远。

PSBDC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是根据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911-2004测量变压器的绕组变形的仪器,主要是通过检测变压器各个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根据幅频响应特性的变化程度,判断变压器可能发生的绕组变形。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组成: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由测量部分及分析软件部分组成,测量部分是由信号生成及信号测量组成的黑匣子,分析部分由笔记本电脑完成,测量部分与笔记本电脑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以太网连接,也可以通过USB连接。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技术指标: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仪器自带一个通道DDS信号输出作为扫频的激励信号;信号输出为正弦波,信号输出幅度可以软件调节,zui大幅度±5V,信号输出阻抗为50Ω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两个采集通道,一个采集激励信号,一个采集响应信号,用于计算传递函数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激励通道测量为固定量程:±5V;响应通道有 8档量程,在测量过程中自动调节量程,zui大输入信号为±25V
  采集通道量化精度:12位
  采集通道zui大静态误差:0.5%
  每通道zui大存储容量:64K样点
  每通道zui高采样率:20Msps
  采集通道输入阻抗:1MΩ
  扫频测量范围:1K-1MHz
  扫描方式:采用线形分布的扫频测量方式
  扫描频率精度:信号源输出正弦信号的频率精度不大于0.01%
  扫频测量频点:1K-1MHz,测量点数1000点
  采用Vittal原装机箱
  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911-2004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检测原理: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在较高频率的电压作用下,变压器的每个绕组均可视为一个由线性电阻、电感(互感)、电容等分布参数构成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其内部特性可通过传递函数H(jω)描述。若绕组发生变形,绕组内部的分布电感、电容等参数必然改变,导致其等效网络传递函数H(jω)的零点和极点发生变化,使网络的频率响应特性发生变化。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的幅频响应特性采频率扫描方式获得。连续改变外施正弦波激励源VS的频率f(角频率ω=2πf),测量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端电压V2和激励端电压V1的信号幅值之比,获得激励端和响应端情况下绕组的幅频响应曲线。L、K及C分别代表绕组单位长度的分布电感、分布电容及对地分布电容,V1、V2分别为等效网络的激励端电压和响应端电压,VS为正弦波激励信号源电压,RS为信号源输出阻抗,R为匹配电阻。
  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试验程序及注意事项:
  1.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首先检查变压器接地状况是否良好,套管引线应全部解开。
  2.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详细记录被试品的铭牌数据及原始工况有否异常,以及被试品变压器当前测试状况下的分接开关位置,并仔细输入被试品情况登记窗。
  3.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根据被试品的情况建立被试品数据文件的子目录;测试完成后应将测量的数据备份至该目录下,并注意进行整理工作。
  4.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数据存放格式:文件是以ASCII码的形式存放。
  5.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对刚退出运行的变压器进行测量,测量前应尽量让其散热降温;但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应停止对其所施的降温手段,保持温度,以免测量过程中温度变化过大而影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6.变压器变形绕组测试仪现场测试时,为防止出现意外损坏仪器,使用所配的电源隔离变压器。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Copyright(C) 2021 https://www.hb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