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zhan内容导读:随着个人和产业以创新性的方式来使用联网设备和网络,构成“物联网”的设备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器到机器(M2M)通信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对于正在兴起的智能能源来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技术领域。 随着家庭电表、个人设备和电器开始相互连接,将形成一个更大的和更加全面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做出更加明智的能源消费决策。把家庭与本地互联网中的联网设备连接到智能电网,可以实现业主与电力公司之间的双向通信,这样的情景正在日益成为现实。
近几年来,国内电工仪器仪表行业生产能力出现结构性过剩,尤其是感应表及中低端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价格已经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但在另一方面,技术含量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一些高精度电能表、新型多功能电能表则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一些优势厂商仍能够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同时,行业内优势企业采取产品创新、增加功能、结构改善等方式,维持产品的价格水平,保证了盈利空间。
在
智能电表领域,这部分企业不管在规模、市场还是技术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企业在近几年的*招标中显示出强劲竞争实力。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智能电表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对智能电表的招标结果中,中标数量前五名企业的*合计达近30%。
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如何寻求突破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认为,电能表集中招标后,
电表企业获得了较高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内智能电表行业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但目前智能电表市场集中度依然较低,竞争较为激烈。2013年以来,智能招标数量的大幅下滑,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如何寻求市场突破将是智能电表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美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带动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已先后宣布开始建设智能电网。能源署预计,到2013年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能表安装数量将达到7.6亿台,到2020年智能电网将覆盖*80%的人口。大规模的性智能电网建设将带来智能电能表更广阔的市场需求,为我国电能表生产企业出口智能电能表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国内企业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的竞争,还应积极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积极引进国外的技术以及经营、盈利模式,结合国内优势资源,提高自身实力,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共同开拓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预计智能电网技术将迅速得到采纳,因此设计出把材料成本控制在zui低水平的联网设备,将是制造商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开发出符合SEP2.0标准的一款设备,自己开展软件设计可能并不可行,因为需要满足大量的功能要求,而且自己需要投入大量的开发精力。而另一个,即采用一种通用操作系统,则需对硬件资源进行大幅升级,这将带来不可接受的成本增长。设备制造商在选择软件设计与硬件平台时,必须做出正确的平衡。采用一种提供全面联网支持(有线和无线)、可扩展的、节能的、实时操作系统,配以现在市场上有售的一款32位MCU,是zui接近满足上述这些要求的一种方案。根据这种设计模式,设计师将大大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仍能实现全部智能电网应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