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5年

15601379746

工业物联网监控系统
蓄热型(EHT)地源热泵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方案 智能燃料测温系统 料场温度监测系统 机器声纹在机械设备健康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智慧养牛系统 地热井高精度传感器分层测温方案 深井连续测温测深测压系统 地温监测系统 供暖换热站在线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地热资源监测系统/地热管理系统 高精度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 NB-GPS型微功耗自动采集系统 深井救援装备 罐区线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系统 粮库温度监控系统 地源热泵温度监控系统 地热井分布式光纤测温监测系统 0-3000米深井测温仪/深水测温仪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系统 智慧粮库系统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基于物联网水利信息化方案 基于物联网地质环境监测预警方案 油罐温度液位在线监控系统 基于物联网文物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 地热井远程监控系统 煤堆温度远程监控系统 机房大棚养殖温湿度监控系统 药品冰箱温湿度智能化监控系统方案 超市及营业性场所环境监测系统 温湿度记录仪 工业物联网自动化系统 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展播系统 建筑混凝土煤堆沥青测温系统 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 地源热泵温度场监控系统 物联网水产养殖监控系统 智能温室大棚监管系统 粮仓粮情测控系统
混凝土耐久性测试仪器
公路道路桥梁桩基仪器设备
进口类系列产品
工程地质隧道坝体勘测仪器
建筑工程质量无损检测仪器
钢结构检测试验仪器设备
建筑节能测试仪器设备
交通工程检测仪器设备
室内环境,气体环保测试仪器
纺织类测试仪器
测量测绘检测仪器
工业无损检测仪器
农药试验设备及分析仪器
FLUKE系列产品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装配式高效机房

地源热泵热响应测试的探讨与分析

时间:2016/5/17阅读:2264
分享:

地源热泵热响应测试的探讨与分析

随着低碳概念的逐步提出,今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项目在全国几乎是遍地开花。土壤源热泵系统更是受到青睐,根据规范《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的要求,土壤源热泵项目要进行土壤热物性的测试,但是热物性测试却没有具体的测试模式。

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均以线源(或柱源)模型与传热模型为理论依据,但试验方法有所差异。一是为“恒热流法”,采用电加热器提供稳定热量,记录进出口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利用数学模型反演岩土体平均导热系数和孔内热阻。不直接提供“每米钻孔的换热量”的数据。可以根据传热模型模拟地下岩土层以及回路中温度的短期或长期(1年)的变化,计算得到地埋管换热器总长度。另一种方法是“稳定工况”或“恒温法”,冷热源建立稳定地埋管换热器运行工况(进水温度和流量为某一定值),根据岩土体的冷、热响应情况逐渐稳定冷、热源的冷量或热量输出(出水温度和流量),可直观获得每延米换热量。还可利用数学模型反演岩土体的导热系数及地埋管换热器的综合传热系数。这种方法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在“稳定”状态下每米钻孔的传热量。这二种试验方法前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后一种试验方法较直观。但目前,由于对岩土体物性参数测试的认识还在逐步深入,还不能说后一种方法是错误的,这个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实际试验中得到证明。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和地温专委会于20093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试验测试仪应用研讨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总工李文鹏教授代表院领导到会,并向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地源热泵技术在国内已经广泛应用,它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暖通空调两大专业结合。同时也促进这两个专业的拓宽和延伸。作为一个较新型的交叉学科技术,有很多新知识我们需要学习。这次召开的“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试验测试仪应用研讨会”就是一个两大专业结合的尝试。目前,国内对于这种仪器的研发和应用仍然处在初始阶段。我们非常高兴为大家能提供一个平台,各部门的同行聚集在一起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展望前景,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作为地质环境监测部门,十分重视地源热泵工程对地下环境的影响。地源热泵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对岩土体温度的影响已经达到不能忽视的地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为今后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提供更准确的参数,为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参加会议的有全国10多家拥有测试仪器的单位,其中包括北京地质勘查技术院、吉林大学、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枫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上海地矿工程勘察院和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长安大学、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地热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地源热泵领域的老专家吴元炜教授、丁良士教授以及暖通空调和地质学专业的产学研的专家、代表共40多人。会议对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试验测试仪的研制、应用、规范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热烈的讨论。

代表们认为,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岩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掌握岩土体的换热能力,为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人员结合建筑结构、负荷特点等设计系统优化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以保障系统长期运行的与节能。随着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的蓬勃发展,系统出现问题的增加,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近几年国内出现一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测试设备。岩土体热物性参数测试工作也逐步被业内人士所关注。目前国内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测试设备没有统一的规定,名称也各不相同,常见的有:

 土壤热物性测试仪

 岩土热物性测试仪

 热响应测试仪

 浅层地热能冷、热响应测试仪

 浅层岩土体热物理性能原位测试仪

国内当前使用的仪器设备大部分为自行研制,各种技术指标存在较大差别,经常出现在同一地点,不同仪器设备所测试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差距。为了使仪器设备发挥正常功能,为地源热泵工程设计提供较准确的数据,有必要对测试仪器设备,测试数据校核标准、以及提交报告内容等进行规范。会议对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1.     国内外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地热能的技术人员通常在钻孔中采集岩土样品,实验室中通过稳态测试法确定平均导热系数。这种方法在地热协会的多项研究课题中得以应用。虽然上述过程在取样、分析中误差较大,但仍然广为应用。随后又提出瞬态测量的探针法确定岩土体的平均导热系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测量时间和测量误差。然而,在一些实际工程应用中,探针法在测量区域和测量深度上都存在局限性,其数据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都不理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地源热泵技术在一些欧美国家的推广应用,岩土体热物性测试技术,即野外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应运而生。1983年,瑞典Morgenson就把这种测试土壤传热特性的方法定义为“热响应”。1995年他就开始建设这个测试实验。1996年,EklofGehlin利用同样的方法探讨并设计出一套可移动的测试设备,研制了*台测试设备——TED。根据热响应原理,就可以估计出土壤的热容。GehlinNordell利用这套可移动的测试设备,对瑞士各地的土壤传热特性进行测试,于1998年公布了他们测试的土壤传热特性数据,并应用于地源热泵工程。随后德国、美国、加拿大、荷兰、瑞士、挪威、英国、土耳其、韩国等国家相继开发了多样形式的测试装置(如便携式、车载式等),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数据。有些企业已经批量生产这种测试仪,为地源热泵系统研究、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设备或承担测试任务。例如美国Ewbank Geo Testing pioneers in-situ thermal conductivity testing公司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美国奥勒冈州技术研究所地热中心(Oreg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egon);荷兰(Groenholland BV, Amsterdam;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Switzerland);英国地热公司,绿色能源公司、米勒桩基工程有限公司等(geowarmth公司; Lankelma Green Energy Ltd; Miller Piling Limited);德国加斯特-莱比锡大学和斯图加特大学等(Justus-Liebig- University Giessen, GermanyUniversity of Stuttgart,)瑞典伦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等单位在近十多年来在物性参数测试方面开展了大量试验工作。并取得了大批岩土体的基础数据。

仪器设备的形式多数为车载(或拖车)式,随车运输方便,自身可携带发电机等辅助设备,但在车辆不能通过的地带受到限制。中型箱柜式使用时,需车辆运输并人工(或机械吊运)搬运到现场,场地不受限制。便携式测试仪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不受场地影响,但易受外界温度影响。

2)国内发展现状;2000年之后,我国有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也先后开始研制岩土体热物性测试仪,只有一家企业(际高公司)从国外全套引进热物性参数测试仪,截至目前已有13家拥有这种仪器。其中,山东建筑大学的为便携式测试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际高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枫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丰盛能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为箱柜式,北京地质勘查技术院、吉林大学、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天津地热开发设计院、上海地矿工程勘察院、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为车载式。其性能各有特点,它们在地源热泵工程设计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     测试问题

1)测试内容;测试仪器都是要测得地下原始温度,地埋管内的循环水进出口温度与流量随测量时间的变化。这一点是共同的。但经过进一步的计算(或者说是计算方法),一种方法计算得出系统所需“地埋管总长度”,另一种方法计算得出“单位延米换热量”。

2)测试工况;部分代表提出,恒加热功率岩土体热物性测试仪旨在取得岩土体平均导热系数,只有在进行多功率加热实验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地埋管换热器的排热特性。但是,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上看,许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都设计了冷/热双工况的岩土体热物性测试仪,这有利于全面评价岩土体与地埋管换热器之间的换热能力。尤其是对于以冬季负荷为主设计的地源热泵系统,恒加热功率岩土体热物性测试仪就显得力不从心。此外,测试工况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拟合“延米换热量-流体平均温度”曲线来衡量。理论上,上述关系呈线性变化。如果实验数据偏离线性较远,需要补做实验。一般而言,在正常情况下,至少要分别进行二个排热工况和取热工况。

另一部分代表认为,进行热工况或冷工况试验所取得的参数差别不大。因此,没有必要进行两种工况的试验。而且,开展两种工况的试验要延续较长的时间。上一般采用热工况试验就可以求得物性参数,满足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求。

3)测试方法;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单位提出,岩土体热物性测试仪采用的“恒热流法”,即通过电加热器提供一个稳定的加热功率,记录进出口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在地埋管换热器与土壤的传热过程中,管内流体进出口温度逐渐升高,经历足够长时间后趋向于稳定状态。根据上述动态变化数据,经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处理后,可以获得当地岩土体的平均导热系数。采用恒功率的电加热,仪器的结构和控制都比较简单,测试精度也比较容易保证。这种方法主要可用来确定岩土层的平均导热系数以及钻孔内的热阻。得到了岩土体热物性数据后,可以根据一定的传热模型预测地下岩土层以及回路中温度的短期、中、长期的变化,或按设计规范计算得到地埋管换热器的总长度。采用“恒热流法”确定岩土层的热物性是地源热泵协会(IGSHPA)的标准和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手册所推荐的方法,也是上通行的做法。

另一种方法是以北京地质勘查技术院为代表的“稳定工况”或“恒温法”,冷热源建立稳定地埋管换热器运行工况(进水温度和流量为某一定值),根据岩土体的冷、热响应情况逐渐稳定冷、热源的冷量或热量输出(出水温度和流量),可直观获得每米换热量。还可利用数学模型反演求得岩土体的导热系数,及地埋管换热器的综合传热系数。这种方法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在“稳定”状态下每米钻孔的传热量。

目前对于“恒热流法”和“恒温法”这二种试验方法应用都较为广泛,而且,也是目前争论多的问题。部分代表认为,“恒热流法”与“恒温法”是有本质(基础理论方面)区别,采用的基础理论不同。“恒热流法”采用的是瞬态导热的反问题法:根据温度场(温度分布),确定导热物体的热物性,如:导热系数、比热容等。而“恒温法”是预设一个温度(场),测定该温度(场)下,导热物体的传热量。这一方法的本质是稳态导热的正问题。即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测定导热物体的传热量。

前一种是通过导热系数计算孔(或地埋管)长度方法,计算较复杂。但结果更准确,推荐设计时采用。另一部分代表认为,“恒温法”计算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可以直接确定单位米数换热量值,可以满足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求,数据所产生的误差是在允许范围内的。目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在继续完善。

对后一种试验方法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这种方法没有理论基础,忽略了包括换热能力随时间变化等因素,误差较大,可作为方案估计时采用。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看,虽然分别获得的钻孔总长度有一定差异,但由于对岩土体物性参数测试过程的掌控水平、仪器设备本身的非规范化,以及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都会影响测试结果,导致对测试方法的疑虑。鉴于对测试理论和方法的认识还在逐步深入,目前,这个问题将有待于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得到证明。

3.     《规范》中的测试问题

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C.4.7【条文说明】中指出“无论对其进行放热或是取热试验,其导热系数、比热容等热物理性质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本规范中统一采用向岩土施加一定加热功率的方式,来进行岩土热物性参数的测试。”,从这一点看热物性测试方法不应只有一种。规范规定只用放热试验方法是不全面的,因此,不能排除一些仪器设备取热试验的测试结果。

2C.4.9“岩土热物性测试报告”内容3中要求提供“参考标准”,这一标准的来源哪里?其他地区的物性参数的可比性不大,此条意见值得探讨。

3)在《规范》中C.4.9“岩土热物性测试报告”内容6中提到“钻孔单位延米换热量参考值;”一些代表提出疑义,认为“恒温法”测试还存在问题。建议,此修改过的《规范》应先试行一段时间,再经过实践,对问题进行修改后正式执行。另一部分代表提出,不论用什么方法测试,终设计单位要的数据是“单位延米换热量或地埋管总长度”。

4.     测试工作的隶属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等单位提出,关于测试工作的归属问题,国外的专门测试公司是不参与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施工的独立单位,国内尚无这种相对独立的测试单位。目前科研、院校、设计、勘察、施工(集成商)等单位都有测试仪器,并开展工程测试工作。大部分设备是为本单位的工程服务,这样缺少监督机制。代表们认为,随着地源热泵技术不断成熟,应用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规程规范应不断完善。为了保证数据的客观公正性,测试工作应由独立于设计、施工(集成商)以及工程甲方以外的单位执行,按规范要求使用经过检定的仪器仪表测试。

5.     标准化问题;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和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提出,目前建立“标准地质孔”难度较大,但可以建立人工环境,在实验室建立用人造材料模拟地下换热器的工作环境,对测试仪器进行校核与标定,以解决地下环境的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测试仪器的校核与标定。山东建筑大学提出,为了得到可靠的数据,需要对“恒热流法”试验的条件进行规范。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指出,由于此项测试仪器属近几年出现的新仪器,国家还没有相关的规程和条文进行规范和标准化。根据当前地源热泵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制定统一的测试仪器数据标准技术规范,引导监测设备产业的良性发展,为实现测试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信息沟通共享通道提供基础平台。为了地源热泵技术,包括测试技术的健康发展,要开展一系列的标准化工作:针对目前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也愿意与行业协会一起先把标准化工作开展起来。

一、明确当前我们制定标准的目的

1 规范市场,包括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让所测试的数据有可比性,使测得的数据拥有性。

2 可监督性,目前对这项技术的节能、环保作用要有可靠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监测,让监督部门认可,这可以通过标准化工作进行解决。

二、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虽然目前在技术上存在不同的方法和意见,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达成一个初步的一致意见。对一些设备、方法等进行标准化,对行业发展是有宜的。通过标准体系的建立,引导规范市场、科学评估地源热泵技术的节能潜力和效果,要做一系列的标准化工作。建议探讨制定以下类别的标准:

 *类,测试设备标准。对设备提出技术要求,如功能、仪表的准确度等。

第二类,测试方法标准。重点是规定测试工况、测试方法、计算模型、测试报告格式等。在实际测试中,应充分考虑我国地理气候差异和工况的差异。

第三类,节能环保效益评估标准。国家去年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对节能环保项目要有环保节能效益评估才能得到财政支持。如何评估这类项目,虽然有些单位也在做,但我们可以把它统一标准化。

第四类,工程技术规范,这方面建设部也在做,是单列的,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布。

第五类,监测类标准。在其他能源类工作中,已经制定了一些监测标准。建议针对地源热泵系统也应研究制定监测标准。现在各地都有节能监测部门,各级主管部门都落实了节能目标。今后,国家对各省市都会定期进行节能指标评估。通过标准这个工具,可以使监督检查落到实处。因此设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测,是将来一个发展方向。

第六类,经济运行标准。工程在设计、施工之后,运行管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一个工程优化运行的问题,管理难度较大。这类标准,建议行业和企业也考虑一下。

通过这几类标准,初步建立一个体系、形成系列标准,指导行业健康迅速发展。

通过此次会议基本了解了我国物性参数测试工作的概况及存在问题,大部分问题还处在不完善、探索阶段,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实际数据的理论分析与研究。会议还对物性参数测试工作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会者认为本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实际、深入,有收获,希望今后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以指导地源热泵技术的健康发展。

全自动野外地温监测系统/冻土地温自动监测系统

地源热泵分布式温度集中测控系统

矿井总线分散式温度测量系统方案

矿井分散式垂直测温系统/地热普查/地温监测哪家好选鸿鸥

矿井测温系统/矿建冻结法施工温度监测系统/深井温度场地温监测系统

 

TD-016C型 地源热泵能耗监控测温系统

产品关键词:地源热泵测温,地埋管测温,浅层地温在线监测系统,分布式地温监测系统

此款系统专门为地源热泵生产企业,新能源技术安装公司,地热井钻探公司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等单位设计,通过连接我司单总线地热电缆,以及单通道或多通道485接口采集器,可对接到贵司单位的软件系统。欢迎各类单位以及经销商详询!此款设备支持贴牌,具体价格按量定制。

RS485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温度监测系统【产品介绍】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土壤作为埋地管换热器的热源或热汇,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和供冷.在埋地管换热器设计中,土壤的导热系数是很重要的参数.而对地温进行长期可靠的监测显得特别重要。在现场实测土壤导热系数时测试时间要足够长,测试时工况稳定后的流体进出口及不同深度的温度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地埋测温电缆的设计显得尤其重点。较传统的测温电缆设计方法,单总线测温电缆因为接线方便、精度高且不受环境影响、性价比高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地埋管及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地温监测,因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诸多工程中已得到了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口啤。

   采集服务器通过总线将现场与温度采集模块相连,温度采集模块通过单总线将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发到总线上。每个采集模块可以连接内置1-60个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电缆相连。 本方案可以对大型试验场进行温度实时监测,支持180口井或测温电缆及1500点以上的观测井温度在线监测。

RS485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温度监测系统

1. 地埋管回填材料与地源热泵地下温度场的测试分析 

2. 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管群间热干扰的研究 

3. U型管地源热泵系统性能及地下温度场的研究 

4. 地源热泵地埋管的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5. 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 

6. 埋地换热器含水层内传热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埋地换热器含水层内传热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温度测量系统,主要是一套先进的基于现场总线和数字传感器技术的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它能有对地源热泵换热井进行实时温度监测并保存数据,为优化地源热泵设计、探讨地源热泵的可持续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二、RS485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温度监测系统本系统的重要特点:

1.结构简单,一根总线可以挂接1-60根传感器,总线采用三线制,所有的传感器就灯泡一样,可以直接挂在总线上.

2.总线距离长.采用强驱动模块,普通线,可以轻松测量500米深井.

3.的深井土壤检测传感器,防护等级达到IP68,可耐压力高达5Mpa. 

4.定制的防水抗拉电缆,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特点总结:高性价格比,根据不同的需求,比你想象的*.

针对U型管口径小的问题,本系统是传统铂电阻测温系统理想的替代品. 可应用于:

1.地埋管回填材料与地源热泵地下温度场的测试分析 

2.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管群间热干扰的研究 

3. U型管地源热泵系统性能及地下温度场的研究 

4. 地源热泵地埋管的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5. 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 

6. 埋地换热器含水层内传热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本系统技术参数:支持传感器:18B20高精度深井水温数字传感器,测井深:1000米,传感器耐压能力:5Mpa ,配置设备:远距离温度采集模块+测井电缆+传感器,

RS485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温度监测系统系统功能: 

1、温度在线监测 

2、 报警功能 

3、 数据存储 

4、定时保存设置

5、历史数据报表打印 

6、历史曲线查询等功能。

【技术参数】

1、温度测量范围:-10℃ ~ +100℃

2、温度精度: 正负0.5℃ (-10℃ ~ +80℃)

3、分  辨 率: 0.1℃

4、采样点数: 小于128

5、巡检周期: 小于3s(可设置)

6、传输技术: RS485、RF(射频技术)、GPRS

7、测点线长: 小于350米

8、供电方式: AC220V /内置锂电池可供电1-3 

9、工作温度: -30℃ ~ +80℃

10、工作湿度: 小于90%RH

11、电缆防护等级:IP66

使用注意事项:

防水感温电缆经测试与检测,具备一定的防水和耐水压能力,使用时,请按以下方法操作与使用:
1. 使用时,建议将感温电缆置于U形管内以方便后期维护。
若置与U形管外,请小心操作,做好电缆防护,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电缆被划伤,以保持电缆的耐水压能力和使用寿命。
2. 电缆中不锈钢体为传感器所在位置,因温度为缓慢变化量,正常使用时,请等待测物热平衡后再进行测量。
3. 电缆采用三线制总线方式,红色为电源正,建议电源为3-5V DC,黑色为电源负,兰色为信号线。请严格按照此说明接线操作。
4. 系统理论上支持180个节点,实际使用应该限制在150个节点以内。
5.系统具备一定的纠错能力,但总线不能短路。
6. 系统供电,当总线距离在200米以内,则可以采用DC9V给现场模块供电,当距离在500米之内,可以采用DC12V给系统供电。

【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定制各个领域用的测温线缆产品介绍】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土壤作为埋地管换热器的热源或热汇,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和供冷.在埋地管换热器设计中,土壤的导热系数是很重要的参数.而对地温进行长期可靠的监测显得特别重要。在现场实测土壤导热系数时测试时间要足够长,测试时工况稳定后的流体进出口及不同深度的温度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地埋测温电缆的设计显得尤其重点。

   由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推出的地源热泵温度场测控系统,硬件采取先进的ARM技术;上位机软件使用编程语言技术设计,富有人性、直观明了;测温传感器直接封装在电缆内部,根据客户距离进行封装。目前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地源热泵地埋管、地源热泵温度场检测、地源热泵地埋换热井、地源热泵竖井及地源热泵温度场系统进行地温监测,本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诸多工程中已得到了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口啤。

地源热泵诊断中土壤温度的监测方法:
  为了实现地源热泵系统的诊断,必须首先制定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合理的标准。在系统的设计阶段,地下土壤温度的初始值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参数,它也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变化的参数。如果在一个或几个空调采暖周期(一般一个空调采暖周期为1年)后,系统的取热和放热严重不平衡,则这个初始温度会有较大的变化,将会大大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所以设计选用土壤温度变化曲线作为诊断系统是否正常的标准。
  首先对地源热泵系统所控制的建筑物进行全年动态能耗分析,即输入建筑物的条件,包括建筑的地理位置、朝向、外形尺寸、围护结构材料和房间功能等条件,计算出该区域全年供暖、制冷的负荷,我们根据该负荷,选择合适的系统配置,即地埋管数量以及必要的辅助冷热源,并动态模拟计算地源热泵植筋加固系统运行过程中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得到初始土壤温度标准曲线。采用满足土壤温度基本平衡要求的运行方案运行,同时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温度变化情况,即依靠埋置在地下的测温传感器监测土壤的温度,并且将测得的温度传递给地源热泵系统。

浅层地温能监测系统概况: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土壤作为埋地管换热器的热源或热汇,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和供冷,在埋地管换热器设计中,土壤的导热系数是很重要的参数,而对地温进行长期可靠的监测显得特别重要。在现场实测土壤导热系数时测试时间要足够长,测试时工况稳定后的流体进出口及不同深度的温度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地源热泵地埋测温电缆的设计显得尤其重点。较传统的地源热泵测温电缆设计方法,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数字总线式测温电缆因为接线方便、精度高且不受环境影响、性价比高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地埋管及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地温监测,因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诸多工程中已得到了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口啤。

   为方便研究土壤、水质等环境对空调换热井能效等方面的可靠研究或温度测量,目前地源热泵地埋管测温电缆对于地埋换热井,有口径小,深度较深等特点的测温方式,如果测量地下120米的地源热泵井,要放12路线PT100传感器。12根测温线缆若平均放置,即10米放一个探头,则所需线材要1500米,在井上需配置一个至少12通道的巡检仪,若需接入电脑进行温度实时记录,该巡检仪要有RS232或RS485功能,根据以上成本估计,这口井进行地热测温至少成本在8000元,虽然选择高精度的PT100可提高系统的测温精度,但对模拟量数据采集,提供精度的有效办法是提供仪器的AD转换器的位数,即提供巡检仪的测量精度,若能够在长距离测温的条件下进行多点测温,能够做到0.5度的精度,则是非常不容易。针对这一需求,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推出“数字总线式地源热泵地埋管测温电缆”及相应系统。矿井深部地温监测,地源热泵温度监测研究,地源热泵温度测量系统,浅层地热测温系统。

地源热泵数字总线测温线缆与传统测温电缆对比分析:
   传统的温度检测以热敏电阻、PT100或PT1000作为温度敏感元件,因其是模拟量,要对温度进行采集,若需较高精度,需要选择12位或以上的AD转换及信号处理电路,近距离时,其精度及可靠性受环境影响不大,但当大于30米距离传输时,宜采用三线制测方式,并需定期对温度进行校正。当进行多点采集时,需每个测温点放置一根电缆,因电阻作为模拟量及相互之间的干扰,其温度测量的准确度、系统的精度差,会受环境及时间的影响较大。模块量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都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存在,而检测的环境往往存在电场、磁场等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会对电信号产生较大的干扰,从而影响传感器实际的测量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每年需要进行校准,因而它们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防水、防腐蚀、抗拉、耐磨的特性,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采用测温芯片作为感应元件,感应元件位于传感器头部,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决定于美国进口测温芯片的特性及精度级别,无需校正,因数据传输采用总线方式,总线电缆或传感器外径可做得很小,直径不大于12mm,且线路长短不会对传感器精度造成任何影响。这是传统热电阻测温系统*的优势。所以数字总线式测温电缆是地源热泵地埋管管测温、地温能深井和地层温度监测理想的设备。数字总线式数据传感器本身自带12位高精度数据转换器和现场总线管理器,直接将温度数据转换成适合远距离传输的数字信号,而每个传感器本身都有唯的识别ID,所以很多传感器可以直接挂接在总线上,从而实现一根电缆检测很多温度点的功能。

地源热泵大数据监控平台建设

一、系统介绍

1、建设自动监测监测平台,可监测大楼内室内温度;热泵机组空调侧和地源侧温度、

压力、流量;系统空调侧和地源侧温度、压力、流量;热泵机组和水泵的电压、电流、功率、

电量等参数;地温场的变化等,实现热泵机组运行情况 24 小时实时监测,异常情况预

警,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可对热泵系统的长期运行稳定性、系统对地温场的影响以及能效

比等进行综合的科学评价,为进一步示范推广与系统优化的工作提供数据指导依据。

具体测量要求如下:

1)各热泵机组实时运行情况;

2)室内温度监测数据及变化曲线;

3)室外环境温度数据及变化曲线;

4)机房内空调侧出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监测数据及变化曲线;

5)机房内地埋管侧出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监测数据及变化曲线;

6)机房内用电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电能等监测数据及变化曲线;

7)地温场内不同深度的地温监测数据及变化曲线;

8)能耗综合分析、系统 COP 分析以及系统节能量的评价分析。

2、自动监测平台建成以后可以对已经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地热井实施自动监测的数据分

析展示,可实现地热井和回灌井的水位、水温、流量实施传输分析,并可实现数据异常情况预

警,做到实时监管,有地热井运行的稳定性。

1)开采水量及回水水量的流量监测及变化曲线;

2)开采水温及回水水温的温度监测及变化曲线;

3)开采井井内水位监测及变化曲线;

 

 

推荐产品如下:

地源热泵温度监控系统/地源热泵测温/多功能钻孔成像分析仪/井下电视/钻孔成像仪/地热井钻孔成像仪/井下钻孔成像仪/数字超声成像测井系统/多功能超声成像测井系统/超声成像测井系统/超声成像测井仪/成像测井系统/多功能井下超声成像测井仪/超声成象测井资料分析系统/超声成像

关键词:地热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地热井监测系统/地热井监测/水资源监测系统/地热资源回灌远程监测系统/地热管理系统/地热资源开采远程监测系统/地热资源监测系统/地热管理远程系统/地热井自动化远程监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监测软件系统/地热水自动化监测系统/城市供热管网无线监测系统/供暖换热站在线远程监控系统方案/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方案/干热岩温度监测/干热岩监测/干热岩发电/干热岩地温监测统/地源热泵自动控制/地源热泵温度监控系统/地源热泵温度传感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中温度传感器/地源热泵远程监测系统/地源热泵自控系统/地源热泵自动监控系统/节能减排自动化系统/无人值守地源热泵自控系统/地热远程监测系统

地热管理系统(geo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是为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而建立的管理系统。

我司深井地热监测产品系列介绍:

1.0-1000米单点温度检测(普通表和存储表)/0-3000米单点温度检测(普通显示,只能显示温度,没有存储分析软件功能)

2.0-1000米浅层地温能监测/高精度远程地温监测系统采集器采用低功耗、携带方便;物联网NB无线传输至WEB端B/S架构网络;单总线结构,可扩展256个点;进口18B20高精度传感器,在10-85度范围内,精度在0.1-0.2

3. 4.0-10000米分布式多点深层地温监测(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细分两大类:1.井筒测试 2.井壁测试

4.0-2000NB型液位/温度一体式自动监测系统(同时监测温度和液位两个参数,MAX耐温125摄氏度)

5.0-7000米全景型耐高温测温成像一体井下电视(同时监测温度和视频图片等)

6. 微功耗采集系统/遥控终端机——地热资源监测系统/地热管理系统(可在换热站同时监测温度/流量/水位/泵内温度/压力/能耗等多参数内容,可实现物联网远程监控,24小时无人值守)

有此类深井地温项目,欢迎新老客户朋友垂询!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关键词:地热井分布式光纤测温监测系统/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深井测温仪/深水测温仪/地温监测系统/深井地温监测系统/地热井井壁分布式光纤测温方案/光纤测温系统/深孔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深井探测仪/测井仪/水位监测/水位动态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地热井动态监测/高温水位监测/水资源实时在线监控系统/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软件/水资源实时监控/高温液位监测/压力式高温地热地下水水位计/温泉液位测量/涌井液位测量监测/高温涌井监测水位计方案/地热井水温水位测量监测系统/地下温泉怎么监测水位/ 深井水位计/投入式液位变送器 /进口扩散硅/差压变送器/地源热泵能耗监控测温系统/地源热泵能耗监测自动管理系统/地源热泵温度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地源热泵能耗地温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地下水】洗井和采样方法对分析数据的影响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