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5年

15601379746

工业物联网监控系统
蓄热型(EHT)地源热泵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方案 智能燃料测温系统 料场温度监测系统 机器声纹在机械设备健康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智慧养牛系统 地热井高精度传感器分层测温方案 深井连续测温测深测压系统 地温监测系统 供暖换热站在线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地热资源监测系统/地热管理系统 高精度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 NB-GPS型微功耗自动采集系统 深井救援装备 罐区线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系统 粮库温度监控系统 地源热泵温度监控系统 地热井分布式光纤测温监测系统 0-3000米深井测温仪/深水测温仪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系统 智慧粮库系统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基于物联网水利信息化方案 基于物联网地质环境监测预警方案 油罐温度液位在线监控系统 基于物联网文物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 地热井远程监控系统 煤堆温度远程监控系统 机房大棚养殖温湿度监控系统 药品冰箱温湿度智能化监控系统方案 超市及营业性场所环境监测系统 温湿度记录仪 工业物联网自动化系统 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展播系统 建筑混凝土煤堆沥青测温系统 地源热泵温度场监控系统 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 物联网水产养殖监控系统 智能温室大棚监管系统 粮仓粮情测控系统
混凝土耐久性测试仪器
公路道路桥梁桩基仪器设备
进口类系列产品
工程地质隧道坝体勘测仪器
建筑工程质量无损检测仪器
钢结构检测试验仪器设备
建筑节能测试仪器设备
交通工程检测仪器设备
室内环境,气体环保测试仪器
纺织类测试仪器
测量测绘检测仪器
工业无损检测仪器
农药试验设备及分析仪器
FLUKE系列产品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装配式高效机房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时间:2016/7/25阅读:6729
分享: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一】中国地热概述

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 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

【二】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 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 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中国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中国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

【三】 地热开发与利用

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 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四】 资源状况

中国地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据粗略计算,主要沉积盆地小于2000米 的深度中储存的地热资源总量约4.0184×10^19kJ,相当于1.3711×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以其1%作为可开采量计算,可开采地热资源总量为4.0184×10^17kJ,约相当于1.3711×10^10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表1)。

因中国山地多,全国平均单位面积热储存量将小于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全国960万平方千米地热资源总量若以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4.415×10^13kJ的50%估算,估计约2.11920000×10^20kJ或相当于7.2310×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可开采热量仍以热储存量的1%计算,则全国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约相当于7.23×10^10吨标准煤。

据1996年统计,全国已勘查的地热点(田)有738处,其中进行过勘探的有43处;详查的83处;普查及区域调查的612处。探明各级可开采地热水总量为247.016万立方米/天,可利用热能约4318.96MW,每年所提供的热量约相当于4.644×10^6吨标准煤,其中:

B级:可开采地热水77.46万立方米/天,可利用热能758.49MW;

C级:可开采地热水69.18万立方米/天,可利用热能2 222.92MW;

D+E级:可开采地热水100.38万立方米/天,可利用热能1 337.55MW。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已探明地热资源基本情况如表2。从表中可知,中国目前探明地热资源可开采量仅是地热资源总量中很小的一部分。

中国目前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常规能源比较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据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局1996年的统计,全国开发利用地热水总量为93.67万立方米/天,年利用热量5.6485×1016J,约相当于192.74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表2.5.9)。此值仅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耗总量17.24亿吨标准煤的0.1%(表2.5.10)。

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探明地热资源量简表

 

表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统计表(年)

中国西南地区为丰富,已探明可利用地热能达2 204.45MW,占全国勘查探明可利用地热能总量的51.05%;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分别探明可利用地热能达745.33MW和 685.75MW,占全国可利用地热能总量的17.27%和15.89%;再次为华东地区,占9.92%;而以东北、西北地区少,已探明可利用地热能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2.53%和3.34%(表2.5.12)。

中国主要大、中型地热田基本情况表

以各省(区、市)的情况而论,地热资源丰富的是西藏自治区,探明地热资源可开采热能1732.2MW,其次是云南、广东、河北、天津等省(市)。以上五省(区、市)探明地热资源可开采热能合计3157.1MW,约占全国总量的3/4(参见表2.5.8)。

表全国各地区探明地热资源可开采量比较表

中国东部的华北盆地、松辽盆地,具有很大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但其开发利用条件受到热储层埋藏深度、岩性、地热水的补给条件的限制。开采利用40℃以上的地热水,开采深度一般都需要1 000米 左右。目前中国一些地区地热水的开采深度已达2 500米左右,利用70~90℃的地热水,单井造价可达100~300万元 ,开发利用成本较大。

产品咨询请北京鸿鸥仪器(bjhocy),产品搜索:地源热泵测温,地埋管测温
  
  关键词:地源热泵地埋管温度测量系统实现实时温度在线监测/地源热泵换热井实时温度电脑监测系统/GPRS式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温度监控系统/地源热泵温度场测控系统/地埋管测温/地源热泵温度监控/地源热泵测温
  
  远程全自动地温监测系统/铁路冻土地温监测系统/地温监测系统/城市地温监测自动化系统/矿井深部地温/地源热泵监测研究/地源热泵温度测量系统/浅层地热测温/深水测温仪/深井测温仪/深水测温仪/深井测温仪
  
  推荐产品如下:
  
  地源热泵温度监控系统/地源热泵测温/浅层地温能动态监测系统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