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玻璃材料太阳能透射比测定方法
新建筑玻璃遮阳系数仪相关标准,请各位参阅!!!详询北京鸿鸥仪器
GAG型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检测仪)
GB/T 5137.4-2001(2001-04-29发布,2001-10-01实施)
前 言
本标准参照ISO/DIS 13837《汽车安全玻璃材料太阳能透射比测定方法》,技术内容与ISO/DIS 13837保持一致,文字表述及格式编排略有改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下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睿、戴磊、莫娇、杨建军、张大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汽车安全玻璃太阳能透射比测定方法 GB/T 5137.4-2001
Road vehicles-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lar transmittance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安全玻璃及其他道路机动车辆用各种安全玻璃的太阳能紫外线透射比、太阳能直接透射比及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安全玻璃及其他道路机动车辆用各种安全玻璃太阳能透射比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680-1994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neq ISO 9050:1990)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透射比 transmittance
在特定的几何条件和光谱条件下,透射通量和人射通量的比值。
3.2 空气质量(比值) air mass (ratio)
观测者与太阳之间的大气质量与在标准大气压下,当观测者站在海平面上且太阳位于观测者正上方时的大气质量的比值。
3.3 太阳能间接透射比 solar indirect transmittance
被安全玻璃材料吸收后,再次辐射人车内的能量与其所吸收的太阳能辐射能的比值。
3.4 运算公约 A convention A
运算公约 A1)规定了紫外线辐射UV的波长范围为300 nm~400 nm,空气质量为1.5。
3.5 运算公约 B convention B
运算公约 B1)规定了紫外线辐射UV的波长范围为300 nm~380 nm,空气质量为1.0。
1)由于运算结果会随运算公约的选择而不同,因此在结果报告单上应明确说明所选用的运算公约。
4 太阳能透射比的测定
4.1 测量仪器
该方法要求利用带有积分球的扫描分光光度计来测量玻璃材料的光谱透射比值。其测量范围须能超过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谱范围(至少300 nm~2500 nm)。
4.2 样品准备
本试验采用平型试验片,必要时可以切割弯型试验片的平整部位。用蒸馏水或化学试剂甲醇进行清洗,必要时可采用其他适合于材料的方法清洗试验片。
4.3 测定程序
根据扫描分光光度计生产厂商的要求校准仪器。放入清洁试样,并使之与穿过的光束垂直。如适用,应标明试样膜面及曲面方向,记录样品光谱透射比值。
4.4 数据处理
4.4.1 按运算公约A计算
4.4.1.1 太阳能紫外线辐射透射比TUV(400):利用公式(1)及附录A(标准的附录,空气质量=1.5,从300 nm~400 nm,以5nm为一区间,一区间一区间地加权透射比值,经积分计算得出太阳能紫外线辐射透射比。

式中:E′λ——在波长区间〔Δλ〕,用梯形法计算后被修正的太阳能。
4.4.1.2 太阳能直接透射比TDS(1.5):利用公式(2)和附录B(标准的附录,空气质量=1.5),从300 nm~2500 nm 2),分别以5nm、10nm、50nm为一区间,一区同一区问地加权透射比值,经积分计算得出太阳能直接透射比。

式中:E′λ——在波长区间〔Δλ〕,用梯形法计算后被修正的太阳能。
2)透射比值必须至少测量到2300nm,如果不能测量到推荐值2500nm,后一个数值必须与附录B中剩余的〔E′λ×Δλ〕的加权值相乘。
4.4.2 按运算公约B计算
4.4.2.1 太阳能紫外线辐射透射比TUV(380):利用公式(3)和附录C(标准的附录,空气质量=1.0),从300 nm~380nm,以5nm为一区间,一区间一区间的加权透射比值,经积分计算得出太阳能紫外线辐射透射比。

式中:E′λ——在波长区间〔Δλ〕,用梯形法计算后被修正的太阳能。
4.4.2.2 太阳能直接透射比TDS(1.5):利用公式(4)和附录D(标准的附录,空气质量=1.0),从300nm~2500nm 3),分别以5nm、10nm、50nm为一区间,一区间一区间的加权透射比值,经积分计算得出太阳能直接透射比。
式中:E′λ——在波长区间〔Δλ〕,用梯形法计算后被修正的太阳能。
3)透射比值必须至少测量到2300nm,如果不能测量到推荐值2500nm,后一个数值必须与附录D中剩余的〔E′λ×Δλ〕的加权值相乘。
4.4.3太阳能总透射比
本标准规定了用运算公约A或B测定安全玻璃材料太阳能直接透射比的方法。必要时,可利用4.4.1.2或4.4.2.2的太阳能直接透射比测定结果和附录E(标准的附录)中的公式来计算太阳能总透射比。
5 结果表达
报告中应体现:试样厚度、类型、结构。如果适用,还包括曲面方向;使用仪器及所选用的运算公约(A或B);试样总UV和太阳能直接透射比,必要时,还包括试样的太阳能总透射比,并至0.1%。
关键词: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玻璃检测仪器、玻璃遮阳系数仪、玻璃遮阳系数及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
关键词:玻璃遮阳系数测定仪/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及遮阳系数检测仪/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玻璃遮阳系数仪/玻璃遮阳系数及可见光透射比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