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上海科兴商贸有限公司资料大小
9KB资料图片
下载次数
43次资料类型
JPG 图片浏览次数
578次软脂酸(palmitic acid),学名“十六烷酸”,又叫棕榈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油脂中都含有数量不等的软脂酸组分。2009年9月,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在奶制品、汉堡以及奶昔中所含的饱和脂肪在食用后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让大脑关闭提醒人们已经吃饱的“警报”机制。
软脂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油脂中都含有数量不等的软脂酸组分。中国产的乌桕种子的乌桕油中,软脂酸的含量可高达60%以上,棕榈油中含量大约为40%,菜油中的含量则不足2%。软脂酸的还原会产生鲸蜡醇,它以甘油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各种油脂中,如鱼油、乳脂、动物脂肪等。
软脂酸是*种从脂肪生成中产生的脂肪酸,亦可以由它产生更长的脂肪酸。软脂酸盐对乙醘辅酶A羧化酶有负面反应,乙醘*羧化酶是在发展的醘链中负责将乙醘携带者蛋白转为丙二醘携带者蛋白,因而可以阻止软脂酸盐的生成。
软脂酸的钠盐或钾盐可作乳液聚合时的乳化剂,软脂酸的钠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铝盐和锌盐等用于润滑剂、涂料、油墨和增塑剂中。工业上软脂酸由牛油、猪油、棕榈油等动植物油脂经皂化、中和制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软脂酸的衍生物曾被用作制造为凝固汽油弹。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