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兴商贸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RAD18蛋白在DNA修复中的作用

时间:2010-10-30阅读:229
分享: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刘婷博士和黄俊博士2010年10月22日在DNA Repair杂志在线发表综述文章“RAD18 lives a double life: its implication in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其中刘婷博士为*作者,黄俊博士与M.D.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Dr.Junjie Chen为共同通讯作者。

泛素E3连接酶RAD18在真核生物中十分保守,长期以来,RAD18在DNA损伤的复制后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备受研究者关注。如果受到损伤的DNA在真核细胞进入DNA合成的S 期之前还未得到修复,细胞将会启动DNA损伤耐受机制(DTT,DNA damage tolerance)以顺利完成DNA复制。PCNA泛素化是DTT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被单泛素化后的PCNA进而招募一系列非特异性DNA合成酶到DNA损伤位点,从而完成在DNA损伤存在条件下的DNA合成。而研究者们发现,对PCNA的泛素化主要是通过RAD18-RAD6这一E3-E2复合物完成。

除了复制后修复,很多研究表明RAD18可能在同源重组修复过程中也行使重要作用。在DNA双链损伤后,RNF8/UBC13泛素化H2A/H2AX,RAD18通过与H2A/H2AX的泛素化链相结合被招募到损伤位点,进而通过招募RAD51C参与DNA修复。这一过程不止在DNA同源重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还作为DNA修复以及DNA检验点启动之间的平衡调节过程而在DNA损伤修复中行使重要功能。

本综述详尽阐述了RAD18蛋白在DNA损伤的复制后修复以及同源重组修复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机制。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