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兴商贸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中国拟建*海底观测系统

时间:2011-4-19阅读:240
分享:

    “东海海底观测网”将在未来五年内建成。该项目由同济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海分局等机构共同承担。

        东海海底观测网项目组成员之一徐昌伟表示,此前,做深海海洋监测时,科研人员会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把海洋观测仪器抛投到海里,过段时间打捞上来,分析记录数据或将采集到的样本带回实验室研究。二是在海上投一个直径大约10米的大浮标,把探测仪器装在浮标上。但这两种办法都有缺点。因为仪器的电量是有限的,zui多只能在海底支持几个月到一年,不够持久。同时,仪器收集到的信息要往外发送,那么无线方式传输信息还要面临卫星传输速率低的问题,即使在远海区域,使用海事卫星进行传输,伴随的通信费用也非常高。虽然现在还无法看到东海观测网的全景,但是可以看到雏形——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有了小衢山的成功范例,东海海底观测网将会陆续完善。徐昌伟介绍,小衢山试验站由搭载太阳能蓄电池及无线通信设备的海上平台、1100米长的海底光电复合缆、电源与通信管理接驳盒和多种海洋观测仪器组成。去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强震后,小衢山试验站传回的数据显示,2010年2月28日下午3时,该海域的海平面高度出现异常,研究人员判断,此次异常是由智利地震海啸引起的。这一监测结果,有助于我国海啸预报模型的验证与改进。至今,该试验站已正常运行700多天,数据完整率达95%以上。

        现在,小衢山实验站正计划升级改造,希望今后能担当起“测试员”的职责,对一些国内研发的海洋仪器及接头,提供一个验证、试运行的场所。今后,随着相关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海底设立观测网将会成为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新标记。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