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4日,由华大基因、基因组标准协会 (GSC)和地球环境微生物联盟(EMP)共同举办的*届地球环境微生物计划(Earth Microbiome Project)会议在深圳大梅沙京基海湾酒店隆重召开。来自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荷兰生态学研究所、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法国里昂*理工学院、香港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午八点半,会议在华大基因宏基因组业务总监胡滨的主持下正式开始,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院士致欢迎词。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的Rick Stevens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地球环境微生物计划(EMP)的项目内容和整体实施计划,并指出,“合作的日益密切以及测序技术、数据处理及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有机会可以开拓用这种分散的、有挑战性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的大量样品的收集、处理、测序及分析等工作。”随后,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相互分享了微生物学在生态、健康、医学、工业、农业等各领域中的学术成果以及微生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大会报告如“大规模和小规模研究相结合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届地球环境微生物计划:10,000个样本的初步研究”,“大豆结瘤的土壤宏基因组学研究”,“基于主要衣壳蛋白基因g23分析基础上的T4噬菌体的性分布”,“水生生物的环境微生物计划的研究——具有zui多微生物的生态系统”等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华大基因执行总裁王俊结合华大参与的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项目和人类肠道宏基因组项目(MetaHIT)向大家介绍了人肠道微生物和环境宏基因组学之间的。
EMP计划旨在分析范围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功能,该项目将对典型的环境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包括土壤、海洋、空气、淡水生态系统等整个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的微生物群落。华大基因拥有*的科研平台和测序分析能力,将负责EMP亚洲地区环境样本的收集,并对整个项目提供宏基因组测序以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外,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基因组研究项目所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存储及处理问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EMP项目也将如此。针对此问题,在大会第二天,《(Giga)n Science》的执行编辑Scott C. Edmunds将会为各位参会者具体介绍《(Giga)n Science》杂志在进行数据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情况。该刊由华大基因主办,主要采用全文文献与大型数据库相结合的崭新模式,促进数据的透明性和再现性,挖掘数据可利用的zui大潜力,从而为广大科学工作者提供前沿、有效的数据以及生物学发现等资源。
此次研讨会学术气氛浓厚,学者反响热烈,为微生物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华大基因作为zui大规模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和本次会议的主办方,拥有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平台和强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能力,通过资源整合、创新的合作机制,将提高我国在环境微生物研究应用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水平。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