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环保优化经济发展是必然趋势
最近更新时间:2011-3-22
提 供 商:山东省诸城市创新华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资料大小:0K
文件类型:下载次数:0次
资料类型:浏览次数:233次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前不久召开,提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部署?有何重大意义?对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有两个令人深思的新表述:一是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二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二者既是各自成立的重要命题,又共同构成了一个严谨的逻辑链条,从而把环境这一当前制约我国发展的矛盾和障碍,转化为保障和促进发展的条件和优势,而这正是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宗旨。在非常重要的5年发展规划中做出这样的宏观部署,意义是深远的,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理解。
当前,我国和世界不断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国家发展处在新的历史时刻,环境保护也处在新的历史时刻。这个时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环境保护日益表现出一种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即环境保护不是经济发展的妨碍因素,相反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因素,从而更新了过去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以兼得的传统认识,把环境保护提到了一个更加积极、有为和主动的地位。
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得到转变
■阅读提示
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资源环境消耗型的。粗放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带来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矛盾,而且阻碍提升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对长期经济发展不利,所以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引起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也给自身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如投资消费失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增多、环境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发展方式问题,不能通过停止发展来解决,也不能期望在发展中自动解决,只能通过主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来解决。因此,*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线,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
胡锦涛*2008年在中共*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途径,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已经转向“怎样更好地发展”上来。
我国学者曾经做过增长核算,结果表明:在经济增长中,资本(包括资源环境投入)贡献率为60%左右,劳动贡献率为10%左右,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为30%左右。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资源环境消耗型的,相对于上比较*的经济发展方式而言(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60%以上依靠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贡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逐步降低资源环境消耗而增加技术进步含量。
根据*的研究,总体上我国经济增长表现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和低效率产出四大特征。
从资本投入看,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不变价),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34.9%,1995年为40.8%,2000年为36.4%,2003年为42.7%,明显高于美国、德国、法国一般(20%左右)水平。“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头4年,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5.01亿元。
从资源消耗看,我国5类主要资源(淡水、一次能源、钢材、水泥、常用有色金属)的节约指数为1.8%(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意味着我国这5类资源的平均消耗强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90%,位列世界5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3.7%)中的第54位。我国目前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是*水平的一半左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水平的10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25%;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为30%,比*水平低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耗能高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2~3倍。我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而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费又占整个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的70%以上。也就是说,高能耗行业差不多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
从污染排放看,目前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出的固体废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分别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由发达国家组成)国家的9倍和8倍。
从产出效率看,资源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
以上数据是中科院在2006年的数据,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进展,上述数据有了一些改进,但总体水平距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总之,粗放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带来了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矛盾,而且阻碍提升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对长期经济发展不利,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