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德媒:中国消费者不欢迎转基因食品

时间:2010-12-30阅读:271
分享:

   自从中国政府去年为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以来,50名科技人员发表公开信,反对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德国《时代》周报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了绿色基因技术。在该研究领域,中国现在仅次于美国,居*二,中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居*六。两年前,中国政府启动了一个35亿美元(1美元约合6.63元人民币——本网注)的科研项目,提出的口号是‘自主创新’,也就是说,中国使用的绿色基因技术必须是自己的技术。

 

 

 

   “中国确实是*个商业利用转基因技术作物的国家。1992年,中国开始种植能抗御马赛克病毒的烟草。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种植的棉花中植入了能产生杀虫毒剂的基因,现在60%的棉田里生长的都是这种棉花。目前转基因的稻米、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花生、白菜、甜瓜和辣椒等正在试验田里进行试验。”

 

    德国《时代》周报列举了南京农业大学和美国*在南京5家超市的调查结果,并且指出,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他们让超市出示豆油以及非转基因的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的销售数量。结果表明,在转基因食品必须标明的规定实行9个月后,不使用转基因技术的植物油销量就翻了一番。这是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因为豆油在中国本来很受欢迎,而其他油类更为昂贵,南京根本买不到非转基因技术的豆油。直接询问中国消费者,约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会选择非转基因技术的食品。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的调查结果也与此相近。不过调查也表明,只有少数消费者掌握了一些关于绿色基因技术的知识。在调查对象中,只有40%到60%的人听说过这方面的内容。”

 

    尽管中国大多数民众对转基因问题知之甚少,但是作为中国人主食的水稻使用转基因技术还是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正如《时代》周报所报道的那样,  “一方面政界人士和科研人员希望利用转基因技术尽可能地解决粮食问题,而另一方面反对者则担心,一旦出事,将造成灾难性后果。”“现在中国的科研机构和政府显然已经认识到,它们必须更多地与公众对话。目前,尽管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而且能比其他国家更容易推广应用,’但它已不再推行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

 

来源:新华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