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J Hepatol文章解析脂肪肝病

时间:2011-12-29阅读:505
分享:

生物通报道  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在母系肥胖影响后代非酒精性脂肪肝产生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论文 “Accumulat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lipogenesis in the liver through generational effects of high fat diets”于2011年12月在线发表于肝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2010年影响因子9.334)上。
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郑凌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的黄昆教授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机理和治疗以及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和治疗研究。后者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糖尿病相关药物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是一种肝内贮积的甘油三酯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NAFLD后期会由于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引起肝硬化,甚至发展成为肝癌,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近年来,NAFLD发病率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不断攀升,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临床工作者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探究了母系肥胖对后代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发生的传代性影响。揭示了在同等高脂食物喂养条件下,与肥胖母亲和正常母亲的雄性后代相比,祖母和母亲都肥胖的雄性后代的肥胖程度和非酒精脂肪肝病变都有显著性加重,其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也更加严重。而对其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表明持续高脂食物喂养可以导致子代肝脏中组蛋白甲基化水平传代性下降,而这种表观遗传的传代性改变可以使得脂肪生成以及内质网应激在子代中传代性积累。脂肪生成的增加和不能被缓解的内质网应激共同导致子代传代性脂肪肝恶化。
由于人类社会将面临着的*生活条件,有着丰富的饮食选择。因此,高脂饮食的影响(营养过剩)不仅是对一代人的影响,而将对今后数代人都有着影响。现在,母亲肥胖对其子女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着的传代性肥胖加剧的现象已日益受到医疗界和研究人员的重视,并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近年来,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症的患病率急剧增加,强烈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其致病机理却不明确。本项研究对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机理提供了全新解释,并指出了新的治疗和干预方向。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检索:
Accumulat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lipogenesis in the liver through generational effects of high fat diets
Background & Aims
The dramatic ris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among children in the past decade cannot be solely explained by the increased high fat diet (HFD) intake in kids. Recent studies suggest offspring of HFD-fed mothers develop worse form of NAFLD when weaned on the HFD than when weaned on the normal chow (NC), indicating that a feed-forward circle may exacerbate the syndromes throughout multiple gener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forementioned feed-forward circle was investigated in mice by employing continuous HFD feeding for three generations.
Results
Obesity occurred earlier, became more severe through generations (F2>F1>F0), and was accompanied by a gradual increase of histological scoring of steatosis in male mice with transgenerational HFD feeding. The highest degree of steatosis occurred in HFD-treated F2 mice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st levels of insulin and leptin. The latter mic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nhanced lipogenesis and ER stress. Also, a trend of transgenerational changes was detected for LXRα, ERO1-α, histone methylations, and H3K9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Furthermore,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 assay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accumulation of methylated histones in LXRα and ERO1-α gene promoters.
作者简介:
郑凌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 细胞生物学
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机理和治疗;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和治疗
学  历:
1992-1996,武汉大学生物系, 学士
1996-1999,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0-2005,美国凯西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药理系,博士
主要工作经历与任职:
2008-现在,教授,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7-2008, 讲师,凯西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医学系
2005-2007,博士后,凯西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医学系
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兴趣:
1)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神经疾病(Diabetic Neuropathy) 的机理,病变过程,及治疗。
2) 研究器官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的机理,病变过程,及治疗。
黄昆,
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   
主要从事糖尿病相关药物研究,发表各类专业学术研究论文4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4部,主持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课题十余项。现为国家食品与*审评专家,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医药导报》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武汉市药学会医药教育委员会常委。2009年被授予“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荣誉称号,荣获2011年中国药学会“赛诺菲安万特青年生物药物奖”。

 

来源:生物通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