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报道 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利用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来对抗癌症的新方法,这一研究发现有可能促使开发出癌症新疗法。相关论文发表在6月12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研究发现表明,采用实验性药物靶向一种叫做DNA-PKcs的蛋白,有可能能够特别有效地治疗肿瘤中存在某种特定错误的癌症患者,不过这一想法还需在临床试验中进行验证。
由德国科隆大学医院的科学家们领导的这一研究小组,将研究焦点放在了缺失重要的ATM蛋白的癌细胞上,通常情况下ATM蛋白参与控制细胞的损伤反应。苏塞克斯大学DNA修复专家Mark O'Driscoll(未参与该研究)博士说:“通常情况下,ATM是我们细胞内的一名分子‘检伤护士’,参与评估损伤,终止细胞分裂,然后修复受损DNA。但如果损伤太过严重,ATM就会触发受损细胞自杀。”
“然而在每10个癌症中,大约就有一个存在ATM缺失或受损,这一意味着尽管受到药物或放射的损伤,细胞还可以继续地生长,”他补充道。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尤其是如此,在这种形式的白血病中缺失ATM与特别差的存活率以及耐药形成相关。
在少数的头颈部癌症,以及称作为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中,ATM也存在受损或缺失的情况。
虽然丧失自杀的能力,缺失ATM的癌细胞仍然能够利用DNA-PKcs蛋白驱动的一条信号通路来修复DNA损伤,这实际上是细胞对抗ATM缺失的一种“备用机制”,尽管其效率不高。
科隆大学研究小组在一系列的实验中证实,在缺失ATM的细胞中破坏DNA-PKcs会产生致命的影响,触发细胞的自杀信号通路。他们在罹患一种血癌的小鼠中证实了他们的研究发现。他们的研究结果与几年前的一项研究发现非常相似:当时研究人员发现阻断一种称作PARP的酶,可以杀死存在BRCA1或BRCA2基因缺陷的癌细胞。这促使开发出了称之为PARP抑制剂的药物,现在这类药物正针对乳腺癌和卵巢癌开展大规模的实验。
O'Driscoll说:“科隆大学研究小组的这项研究非常的全面,并且令人为之感到兴奋。它将人们的焦点吸引到了ATM缺陷癌症上。”“近期许多关于DNA修复机制的研究都将焦点放在了阻断PARP分子上。因此,我很高兴看到这些研究人员关注与ATM蛋白有关的第二信号通路,”他说。
“如果能够开发出一些药物,安全有效地靶向缺失这一蛋白的癌细胞,将它们与其他的治疗组合使用的潜力有可能是巨大的。zui终,这有可能会促使开发出新的更个体化的方法,来治疗某些有侵袭性的癌症,我们将密切地关注未来的发展。”
当前研究人员正在罹患各种肿瘤的美国患者中,对一种靶向DNA-PKcs的分子CC-115进行测试。 来源:生物通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