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复旦大学Cell子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来自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表观遗传学实验室与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解析了DNA羟化酶Tet1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4月21日在线发表在期刊《细胞》(Cell)旗下的子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哈佛医学院许于飞博士、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吴飞珍博士与谭理博士为论文并列*作者。石雨江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此项研究受到*“985”工程与*“973”计划的资助。
DNA甲基化修饰在发育与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DNA羟甲基化修饰的功能还知之甚少。Tet1是一种能够催化甲基化胞嘧啶(5mC)成为羟甲基化胞嘧啶(5hmC)的酶,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高表达。在施扬和石雨江两位教授的领导下,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表观遗传学实验室与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研究了Tet1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该研究揭示了Tet1与5hmC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全基因组范围的分布规律,阐明了Tet1在DNA甲基化与羟甲基化动态平衡及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作用。
Tet家族基因及5hmC修饰的功能研究是当前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期多位华人科学家在这一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在近期出版的Nature杂志上,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张毅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证实Tet1蛋白不仅能调控CpG富集启动子处的DNA甲基化水平,而且能促进干细胞中与多能性相关的因子的转录,以及参与Polycomb靶向的发育调控因子的抑制。
而在一篇发表于Cell杂志的文章中,美国约翰•霍金斯大学医学院细胞工程学研究所干细胞项目主任、神经病学与神经科学系教授宋洪军领导的科研小组解析了促使DNA序列发生与癌症、精神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关键性化学改变——DNA去甲基化的机制。研究人员证实细胞通过TET1促使DNA上的甲基化胞嘧啶转变为羟甲基胞嘧啶,而Apobec 1则进一步促使羟甲基化胞嘧啶转变为胞嘧啶。研究结果表明TET1是DNA的去甲基化过程中关键性作用因子。
来源:生物通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