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张婵在导师杨永平研究员和段元文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在动物盗蜜行为和植物相互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New Phytologist》杂志上。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盗蜜是指昆虫、鸟类或其他访花者通过在花冠上打洞的方式取食花蜜的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发现,盗蜜对宿主植物存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盗蜜者为宿主植物传粉,即在传粉者缺乏时,盗蜜者对植物的繁殖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二是盗蜜者破坏宿主植物的繁殖器官,导致植物的繁殖适合度降低。间接影响主要是因盗蜜者取食花蜜导致传粉昆虫的行为改变,间接影响植物的繁殖适合度。由于*自交的植物没有传粉者,通常的观点认为盗蜜对自交植物没有影响。
研究人员以龙胆科喉毛花属植物喉毛花(Comastoma pulmonarium)为研究对象,在中科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开展了历时两年的试验研究,并结合2001年的试验结果,发现:海北站附近分布的喉毛花分泌了大量花蜜,却以自交的方式产生种子;花蜜的主要消费者是盗蜜昆虫(克什米尔熊蜂,Bombus kashmirensis);盗蜜可能通过降低喉毛花用于发育受精胚珠的资源而引起种子选择性败育,进而降低了被盗蜜花产生后代的近交衰退,但并没有促进自交的进化。
该研究结果以审稿专家对该研究的结果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该研究从实验设计到结论均具有极大创新性,有力挑战了以往认为盗蜜对自交植物没有影响的观点。并认为,该创新性的研究为盗蜜生态学尤其是盗蜜对自交植物资源分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极大地推动了盗蜜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来源:生物通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