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973科学家《PLoS ONE》新文章
近日来自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成功构建出能标示肝脏全程发育的转基因鱼,研究论文“An Apo-14 Promoter-Driven Transgenic Zebrafish That Marks Liver Organogenesis” 在线发表在7月22日的《PLoS ONE》杂志上。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973计划"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项目科学家桂建芳博士。该研究得到国家基础研究973计划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的资助
脊椎动物的器官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又难以看到的发育过程。然而,依赖于转基因技术发展起来的细胞命运追踪和组织特异呈像就像黑暗中的灯光,可以照亮器官发生难以观察到的细节。就肝脏器官发育研究来说,本世纪以来虽已获得过几个标示肝脏发育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但迄今还没有报道过能标示肝脏全程发生特别是前期发育的转基因鱼。
桂建芳课题组研究人员对银鲫和石斑鱼14kDa阿朴脂蛋白(Apo-14)进行了分子和表达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Apo-14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时空表达图式,分离出斑马鱼Apo-14的启动子序列,构建出由Apo-14启动子序列驱动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表达的转基因斑马鱼Tg(Apo14: GFP),并观察到其母源表达和受精后转位。用该转基因鱼雄鱼与野生型雌鱼交配,在其杂合胚胎中可以追踪绿色荧光蛋白起始表达的细胞及其详细的发育行为。有意思的是,当胚胎发育至10小时尾芽刚刚显现时,Apo-14启动子驱动的绿色荧光蛋白开始在卵黄多核层(YSL)表达,并在16至17小时胚胎发育到14体节时,其典型的盐椒状表达图式在卵黄多核层中明显可见。到20小时时,一个绿色荧光点出现在脊索和卵黄囊之间靠近视泡的区域,该荧光点随后被证实为发育成肝脏的肝原基。进而,他们以此为标记,详细观察记录了肝脏器官发生的动态过程,因为Apo-14启动子驱动的绿色荧光蛋白持续地表达在肝原基和成鱼肝脏中的成肝细胞、肝祖细胞和肝细胞中。此外,还观察到肝祖细胞和卵黄多核层中的阳性细胞核有相似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可能起源于早期胚胎的同一前体细胞。
这一研究为研究肝脏发育及其器官发生提供了一个从早期内胚层细胞就开始表达直到完整的肝脏器官形成都可观察的一个新的转基因鱼。
来源:生物通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