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自然综述肿瘤》(Nature Reviews Cancer)杂志在线刊登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曹亚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Ronald A. DePinho、澳大利亚*墨尔本医院Matthias Ernst以及英国格拉斯哥Beatson癌症研究所Karen Vousden四位世界肿瘤研究专家围绕“Cancer researc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肿瘤研究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这一主题联合发表的一篇述评(viewpoint)。
英国杂志《自然》(Nature)是世界上zui早的性科技期刊,也是世界上zui的科学杂志之一。《自然癌症综述》(Nature reviews caner)作为《Nature》旗下介绍癌症研究进展的期刊,是目前*的肿瘤研究领域zui*的综述杂志,其影响因子达到37.187。此文是该杂志创刊10周年专题系列的*述评。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曹亚教授早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1985年赢得当年在仅有15位学者获得的抗癌联盟基金资助,受邀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从事肿瘤研究,因出色的研究工作先后连续两次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1989年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选择回国与姚开泰院士共同建立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现为我国肿瘤界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病理生理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癌变与侵袭原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湘雅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发病分子机理研究,迄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曹亚教授在该述评指出,随着后人类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全基因组分析进行的大规模人群样本,是科学家们重新认识肿瘤发病的分子基础。肿瘤作为一类复杂性慢性疾病,将有望成为一类可控性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的问世,使宫颈癌成为*个可用疫苗来预防的肿瘤,从而为防治感染性相关肿瘤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策略。“转化医学”已从概念提出进入到实践阶段,为分子靶向药物提供新的切入点,其中使用针对病原体如Epstein-Barr病毒编码的瘤蛋白来改善肿瘤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也在积极探索之中。而正在迅速发展的分子影像学,为肿瘤分子医学的多学科交叉提供了一种成功*。
曹亚教授在述评中还指出,未来10年,肿瘤的各级预防将是肿瘤研究的重点。普及肿瘤预防知识,将有效推动控烟等癌症预防工作。肿瘤的转化医学与临床实践研究更为紧密。随着感染的有效控制和新肿瘤标志物的普及筛查,肿瘤将从以“治”为重点逐步转向以“防”为重点。基于天然来源产物的肿瘤化学预防研究将更为活跃,以肿瘤分子靶点为基础的抗癌药物将是新的热点,各类组学整合于肿瘤的分子机理研究,将为分子肿瘤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模式。注重开展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将推动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此外,非政府机构如盖茨基金会将对肿瘤研究提供更多的资助。
来源:生物通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