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又一突破

时间:2012-2-2阅读:390
分享:

对于纳米孔测序技术而言,zui大挑战之一是DNA链通过纳米孔的速度太快,以致来不及对碱基进行检测。以往研究尝试改变电压、温度或溶液粘性,但效果不佳。荷兰和美国的科学家近日报道了一个简单方法,通过氯化锂代替氯化钾就能成功减速10倍。

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的科学家在1月初的《Nano Letter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lowing down DNA Translocation through a Nanopore in Lithium Chloride”的文章,介绍了这一成果。
对于DNA检测和操作(如凝胶电泳和lab-on-a-chip)而言,DNA分子的电荷是一个关键的参数。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Kavli纳米科学研究所Cees Dekker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因反离子结合而造成的DNA电荷部分减少。他们利用了纳米孔转位实验和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让他们惊讶的是,当反离子体积不断变小时,从钾离子到钠离子再到锂离子,DNA分子穿过纳米孔的速度显著下降。双链DNA和单链DNA均为如此。
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了这一效应的微观原理,锂离子和钠离子与DNA的结合比钾离子更强。这一发现有望让纳米孔应用的分辨率提高10倍。

Cees Dekker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曾在2010年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纳米孔装置。他们将成孔蛋白植入硅芯片的层膜上。长链DNA会与单个成孔蛋白结合,然后被拉向硅片氮化膜中一个预先打开的孔道。当DNA分子以线性方式通过孔道时,由于它与成孔蛋白相连,于是成孔蛋白便会填充孔道开口,并与孔道开孔形成坚固的芯片系统,从而有助于下一步的分析工作。
因快速、廉价、扩展性好,纳米孔测序技术一直被业界看好。去年3月,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公司揭开了其纳米孔测序平台的神秘面纱。那台名为GridION的测序平台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大规模并行,组成一个可扩展的平台。同时,罗氏也正与一些公司合作,欲开发全新的纳米孔测序平台。
随着纳米孔测序技术的不断完善,新一代测序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白热化。2012年,一台好戏即将上演。

来源:生物通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