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院PLoS ONE获代谢研究新进展

时间:2012-6-18阅读:428
分享: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Ionomic Profile and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 Human Population”的文章,利用ICP-MS检测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手段来分析了将近上千名正常及患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肥胖的中年患者血浆离子谱网络调控规律,并提出“疾病离子组学”的新概念。相关成果公布在PLoS ONE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营养科学研究所王福俤研究组、林旭研究组及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亦学研究组合作完成,得到了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上海市科委等经费资助。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专业供应Elisa试剂盒,*,可免费提供代测服务,详情请点击

 

生物体内的离子(包括金属、类金属和非金属)含量及分布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离子组学是利用现代高通量元素分析手段如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结合生物信息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等手段来研究检测样本中的离子含量、分布、转运代谢规律等。

离子组学在微生物学和植物学等领域的研究较为活跃,在医学和营养学中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由于统计计算方法的缺失,主要集中于某一种或几种离子在疾病中的单一作用的研究。对比以往研究,本研究在样本选择、数据分析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ICP-MS检测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手段来研究了976名正常及患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肥胖的中年患者血浆中18种离子谱网络调控规律。

这将系统生物学统计分析方法mutual information引入离子谱调控规律研究,解析离子谱与病理和生理表型间的复杂和内在关联,为分析多离子的复杂调控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体系。

研究人员不仅发现血浆铜和磷与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均具有显著的关联,还发现不同元素在与代谢性疾病的相互关联中所起作用的模式各不相同:钾和铬比较倾向于单独发挥作用;铁在2型糖尿病中更趋向于与其它元素如铜等互相影响而发挥作用;铜既可以单独在肥胖中发挥作用,也可以与其它离子互作从而影响肥胖代谢。

虽然还需要在不同追踪人群中进行验证,但这一研究在上首先提出“疾病离子组学”(Disease Ionomics)的新概念,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金属离子在代谢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来源:生物通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