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研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决战胰岛素 内外资“火拼”降糖市场
决战胰岛素 内外资“火拼”降糖市场
一直以来,降糖药市场是外资企业的天下,这一格局在今年年初已经被悄悄打破。2010年12月31日,联邦制药公告宣称:公司获得了三个胰岛素制剂的生产批文,连同此前已获批的产品,联邦优思灵系列目前已经拥有四个胰岛素产品,并预计马上量产上市销售。无*偶,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这两家外资企业也刚刚宣布正式进军中国胰岛素市场。
胰岛素作为糖尿病人的常用治疗药物,外资企业产品占据中国绝大部分市场,国内仅有通化东宝和江苏万邦等少数几家企业从事生产。行业人士评估,胰岛素产品行业利润率在70%左右。
“原料年产量超过3000千克,制剂年产量将达到3亿支。”1月11日,联邦制药董事长蔡金乐表示。公司预计未来还将陆续有胰岛素产品获批。
“会在价格上得到体现,愿和国内企业一起,打破现有外资垄断的市场格局。”蔡金乐希望以低价优势与外资进行抗衡。
联邦制药华丽转身
目前,降糖药物领域中,胰岛素市场基本由诺和诺德、礼来和赛诺菲-安万特垄断,三*的胰岛素类产品销售总额高达89亿美元,占胰岛素90%以上的*。国内市场的格局也大体相同。同时,外资三*在中国市场上不断发力。诺和诺德2008年底投资3.81亿美元,在天津工厂基础上建设一家zui大的胰岛素制剂与灌装工厂。随即,2009年3月,礼来宣布投资4000万美元,扩建苏州新厂,用于胰岛素产品的分装和仓储。与此同时,赛诺菲安万特也宣布,增资9000万美元,扩建位于北京的胰岛素灌装生产线,将产能提高到5000万包装单位,预计2012年投产。
艾美仕咨询公司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糖尿病用药领域上,诺和诺德以35.44%的*高居,赛诺菲-安万特和礼来分别占有7.91%和6.28%的*,而拜耳则凭借其“老产品”拜糖平也获得了14.85%的市场。与此同时,外资还出现加速渗透基层医疗市场的势头。
抗生素*联邦此次全力杀入可谓华丽转身,也迅速搅动了曾经平静的胰岛素市场。联邦制药董事长蔡金乐表示,早在8年前就决意进入生物制药领域,并逐步建成了200多人的研发团队,“目前联邦优思灵的生产线全部是由我们自主研发设计的,充分考虑了工艺特点和节能环保。”联邦制药投巨资实现了从原料到制剂的一体化生产线,这样的生产设计,能够避免胰岛素原料长途运输中可能遇到的污染,很好的控制产品品质。(赵向阳)
其实三*的垄断格局,不仅受到国内*的挤压,同时部分外企计划形成“联盟”来开拓糖尿病用药市场。近日,礼来与勃林格殷格翰宣布结成联盟,共同推进两家公司的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没有降糖药的阿斯利康则计划在2011年和施贵宝合作,利用营销优势,推进施贵宝的糖尿病药物在中国市场的提升。
垄断格局被打破
对于外资企业的优势地位,联邦制药也有清醒的认识,蔡金乐告诉记者:“外资高价胰岛素占据国内市场,是因为国内胰岛素生产企业起步较晚,整体规模还不具备与外资竞争抗衡的实力。”
如果想和外资竞争,中国企业还需要打造自己的优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国内企业在胰岛素领域属于后发,就更需要在技术上有过人之处。同时技术稳定性也要提高,才能大规模量产。”相比之下,不少国内企业由于规模小,因此成本较高,从而缺乏竞争力。
根据联邦制药的计划,公司将通过成本控制和推出新产品积极抢占胰岛素市场,从而获得10%的*。而实现该目标则是依靠联邦优思灵在技术和价格上的优势。
相比其他国内企业,联邦优思灵在技术上十分。蔡金乐介绍:“联邦制药在研发之初就瞄准,所生产的优思灵系列产品,是采用目前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药品具有杂质少、利于纯化、临床副反应小等优点。”目前,联邦制药是*一家拥有相关工艺的企业,并获得4年的技术和产品保护期。
面对外资垄断,国内企业zui明显的优势就是价格。郭凡礼认为:“实际上,在价格方面与外资企业拉开距离一直是我国胰岛素企业的竞争优势。”联邦制药总彭韪对此也表示认同,她指出:“在保证与进口产品等同疗效的情况下,联邦的产品具有较大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