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打破野生菌技术壁垒 助力野生菌出口

时间:2011-10-12阅读:518
分享:

云南打破野生菌技术壁垒 助力野生菌出口

9月22日从云南*获悉,该局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的《云南野生食用菌出口贸易技术措施的应对技术研究》项目近日通过云南省*专家组验收,打破国外对野生食用菌中尼古丁*的技术壁垒,推动云南每年近1亿美元的野生菌出口市场。

2008年底,欧盟实施牛肝菌产品的尼古丁*新标准后,云南省输欧的牛肝菌因尼古丁含量普遍超标,导致出口受阻,产业链上各方经济损失惨重,全省野生食用菌出口面临十分严重的困局。为积极应对云南牛肝菌贸易受阻问题,由云南*技术中心食品实验室牵头,联合省农科院等单位,于2009年5月紧急向云南省*申请了2009CH001《云南野生食用菌出口贸易技术措施的应对技术研究》项目。

经过研究团队近两年的不懈艰辛努力,项目组完成统一中欧双方检测机构检测方法工作,制定两项检验行业标准,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了四篇论文;从环境因素、加工因素、生物物种关联度、内源性代谢产物等方面对野生食用菌中尼古丁的成因开展相关的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较完整的食用菌中尼古丁的成因调查报告,证明尼古丁是牛肝菌中天然代谢产物,促使欧盟*以765/2010决议修改牛肝菌干片的*,从0.12ppm提高到2.3ppm,云南省牛肝菌贸易受阻问题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在2010年牛肝菌出口实现恢复性的增长。

近日,云南省*组织专家组对本项目进行验收,项目组向专家组汇报本项目研究执行情况,并经专家现场质询核查后,项目顺利通过了验收。专家们对该项目的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基础研究工作扎实并欧盟各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的系统研究成果,为解决牛肝菌尼古丁问题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也为对外谈判交涉奠定基础,成为质检系统技术机构应对贸易技术壁垒的成功案例,在全国同行业引起了强列反响。

此间业内人士表示,野生食用菌中尼古丁技术壁垒的突破,挽救了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恢复云南每年近1亿多美元产值的出口市场,为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的食用菌种类大约有250种,占到了*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有“食用菌王国”之称,出口日本、意大利等多个国家。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