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美专家勾勒生物燃料路线图

时间:2012-8-31阅读:1014
分享:

中美专家勾勒生物燃料路线图

粮食危机日益凸显,限制以玉米为代表的一代生物燃料的发展规模已成为共识。目前,巴西和美国已取消了对一代燃料乙醇的财政补贴,中国则坚决叫停了粮食乙醇生产项目。

由于多国大旱,粮价短期内上涨50%,如何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用生物燃料替代石油,再次成为焦点。在8月24日召开的中美*生物燃料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提出,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应该限制一代生物燃料生产规模,并逐步向非粮原料转型;大力发展1.5代生物燃料;加快二代生物燃料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推进三代藻类制油研发。

二代纤维素乙醇以蕴藏量zui为巨大的木质纤维素为原料,是当今世界上投入资源zui多的生物燃料发展方向。与会专家认为,二代纤维素乙醇和三代藻类制油的实验室规模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综合解决粮食危机、石油危机和环境危机,应加快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如诺维信公司的诺纤力赛力三代 (CTec3)酶制剂产品,生产相同产量的纤维素乙醇,所需添加的酶制剂用量只有其他酶制剂的1/5。

不过,美国*、能源部负责生物燃料的杰夫·斯坦纳(Jeff Steiner)博士和克里斯·赖特(Chris Wright)博士均表示,木质纤维素获得可发酵糖的预处理工艺相对复杂、成本高,由于技术限制,截至2011年底世界范围内仍未得到商业化纤维素乙醇产品。

专家建议,在纤维素乙醇方面,应在碳五糖发酵、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等关键问题上着力攻关;藻类生物燃料方面,关键则在于研究水循环和增值联产品。

与会者认为,目前已建立示范工厂的1.5代生物燃料发酵工艺成熟、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可以此作为迈向纤维素乙醇商业化的过渡。

由于纤维素乙醇一时无法产业化,一些研究者转向1.5代生物燃料研究——用含糖或含淀粉丰富的作物生产乙醇。其中zui引人注目的是将高粱作为原料。日前,美国环保署把高粱列入了*生物燃料的原料名单。美国德州农机大学比尔·鲁尼(Bill Rooney)教授向大家分享了一种生长期仅为90天、可显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甜高粱品种。清华大学李十中教授则介绍了一种采用*固体发酵技术将甜高粱秆发酵为乙醇、酒糟作饲料、饲料养牛产生的牛粪生产沼气和有机肥的模型,该路线已实现工业示范。

更多关于elisa原理elisa点击这里). yanjinbio@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