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请点击:筛选禽流感抑制剂
流感病毒疫苗接种是当前人类预防流感的措施,然而,由于流感病毒血清型众多,一旦流感病毒疫苗株和流行株的抗原性不匹配,就会导致疫苗失效,无法提供相应的保护;同时由于流感病毒变异的速度很快,疫苗研发的速度落后于病毒变异的速度,新的流行株出现后,其对应疫苗的制备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造成疫苗制备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故无论传统灭活疫苗,还是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都无法对所有类型的流感病毒提供交叉保护。
目前用于治疗流感的化学药物有两大类:一是离子通道抑制剂,即以流感病毒的离子通道蛋白M2为靶标,通过干扰流感病毒M2 蛋白的离子通道活性而阻碍流感病毒的复制,该药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而且目前已经出现耐药株。二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即以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NA为靶标的抑制剂,通过抑制该酶的活性而有效地抑制病毒粒子在宿主细胞膜表面的释放,从而抑制流感病毒感染新的宿主细胞的过程。目前在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体内也出现了对该药的耐药株。此外还有些人工合成的唾液酸寡聚糖类似物和抗A 型流感病毒的单味和复方中药制剂,但都因种种原因难以在大范围内推广。
面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近年来跨越种间障碍进行传播并造成新一轮世界大流行的可能性,以及人流感病毒常常发生流行的现状,研究人员提出与已有抗流感病物作用机理*不同的一种新的药物研制策略:该策略以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这一关键步骤为靶标,基于流感病毒的膜蛋白HA 在膜融合前后的构象变化特点,设计和合成了特异性的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和人流感病毒H1N1亚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对其敏感细胞-MDCK细胞的感染,能对致死剂量的禽流感病毒攻击小鼠进行100%的保护。这可能成为继NA、M2之外的抗流感药物的第三个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