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十年前扩招以来,上大学越来越容易,可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近年形势更是严峻,据统计,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落实工作的仅有52%,毕业半年后的实际就业率也才86%。
考生的懵懂,给今后的择业埋下了隐患。不久前,ELISA试剂盒*的一次调查显示:只有29.5%的人满意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的人表示一般,29.5%的人表示不满意。这一调查中,71.8%的过来人建议考生“依据以后的职业发展空间选专业",其次是“要依据兴趣选专业"。仅有7.9%的人会*自己的专业。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慎重选择专业和学校是必要的,可考生掌握的信息也许是错误的。“家长仅根据自己片面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去指导孩子填报高考志愿,这是不可靠的。"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表示,“一些家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道听途说的零碎信息,认定某所学校的名声好,某个专业是热门,于是指导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麦可思公司是中国的大学就业调查机构,他们收集了有关大学就业的大量数据。据其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本科10个热门报考专业中,ELISA试剂盒竟有8个失业zui为严重,其中就包括了前几年高考生和家长“热捧"的法学、贸易等专业。
麦可思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一个学校的就业状况和其目前的综合排名不成正比。王伯庆认为:“选择大学,不仅要考虑该大学的社会声誉,还必须参考其各项就业指标,包括就业率、毕业生薪资、毕业生能力满足工作程度、就业的职业、行业、企业类型、城市类型、求职成本等等。"
根据以上指标,麦可思拟出了各大学和专业的就业排行榜。一本基于排行榜的填报志愿指导书也刚刚出版,并在网上公布。
根据麦可思的调查和数据整理,“211"院校中,排在就业*榜*位的依次是:清华、上交、复旦、北大、上外、中财、上财、中科大、北外和中山(军校不列入统计)。非“211"院校中,排在zui前面的则依次是广外、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华东政法、北二外等等。清华大学的毕业后半年就业率为95%,平均月收入5339元。
从专业角度来看,工学类本科专业不仅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平均月收入也在上游水平,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较好;就业情况较差的是法学类和哲学类。
高职高专专业整体就业情况差距并不是很大,资源开发与测绘类专业的就业表现zui为突出,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收入也在前列。
具体来看,同一大类专业中,ELISA试剂盒不同专业的就业质量差距明显。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虽然同属于文学专业大类,但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薪zui高的可达4043元(法语),zui低的只有1877元(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