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棉表示,在监管洋奶粉价格是否垄断的同时,ELISA试剂盒还应加强对其质量的监管,避免不少品牌打着洋奶粉旗号,“挂羊头卖狗肉"。
一位乳品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洋奶粉还不仅仅只是价高质量存疑的问题,还涉嫌信息欺瞒。"
他表示,洋奶粉分为*和进口分装,前者是*在原产地包装完成,后者则是在国内完成成分添加和产品包装。但实际上,目前市面上不少标注“进口奶源"的洋奶粉都没有明确其进口原料的含量和配比,也没有标明具体奶源地,ELISA试剂盒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也使得监管部门对其是否采用进口原料等具体情况的监管难度增大。
德国某奶企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目前已经有了*zui严的进口奶粉检验监督管理法,在这么严格的制度下面,估计不少小品牌的进口奶粉或是其经销商、代理商会因为负担不起过关时的较高检测费用、时间等成本,从而自然淘汰,退出中国市场。"他认为,市场格局将迎来新的洗牌。
“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来说,ELISA试剂盒zui主要还是产品质量。"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洋奶粉接下来在中国的日子会没那么好过了,将面临竞争激烈、监管变严等情况,但这不意味着消费者会短时间内转投国产奶粉怀抱。“无论中外奶企,关键还在于严把质量关,培养稳固的品牌消费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