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
拜力生物编辑整理:
制备免疫血清的传统方法是将抗原注入动物体内,由动物体内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由于抗原分子(*抗原)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每一种抗原决定簇可以激活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 B 细胞系产生该决定簇的抗体,因此用抗原免疫机体获得的免疫血清一般均为多克隆抗体。
制备的免疫血清的质量(特异性、亲和力及效价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要包括抗原的性质、免疫动物的种类及状态、免疫剂量、免疫途径及免疫方案(加强免疫次数,间隔时间,佐剂的使用等)等。因此要获得高质量的免疫血清需先通过预实验摸索确定*免疫方法。
测定免疫血清中抗体效价的方法很多,如凝集实验,沉淀实验、溶血实验, ELISA 等均可用于对抗体效价的测定,本次实验将采用溶血实验测定所获得的免疫血清的效价。
一、免疫血清(浆)的制备
我们要制备的是抗绵羊红细胞 (SRBC) 的免疫血清,即溶血素。
实验材料
1. 20% SRBC
2. 小白鼠
3. 无菌 1ml 注射器
4. 抗凝剂 (或肝素)
5. 小试管
实验步骤
1. 免疫动物:初次免疫小鼠为腹腔注射20%SRBC0.2ml,4天后以相同剂量、相同途径加强免疫一次。
2. 获得免疫血清(浆):小鼠初次免疫7天后,摘眼球取血,收入加有抗凝剂的小试管中,2000转/分离心1分钟,上清即为免疫血浆。
二、免疫血清(浆)的效价测定—溶血法
实验原理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即当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时,补体系统被激活,zui后形成的攻复合体可使细胞性抗原溶解。当实验中抗原和补体的量固定不变,且对于抗体相对过量时,则随着抗体量的不同,被溶解的细胞性抗原的量也不同,两者成正比关系,因此根据溶解的抗原的多少就可以判断出抗体的量。
实验材料
1. 待测免疫血清(浆)
2. 20%SRBC
3. 补体
4. 生理盐水
5. 试管
实验方法
1. 将前面获得的小鼠抗 SRBC 免疫血浆首先稀释 10 倍,成为 1:10 免疫血浆。
2. 取3个试管,分别编号为A、B、C,用于对1:10免疫血浆的3倍、4倍和5倍稀释,即A号管内为1:30的免疫血浆;B号管为1:40 的免疫血浆;C号管为1:50的免疫血浆。
3. 取 15 支试管,分为A、B、C三列,每列5只,先给每管中加入生理盐水0.5ml,再从A、B、C号管中分别吸取0.5ml血浆加入相应各列的*个管中,然后各列再进行倍比稀释,血清稀释度如下表:
管号
1
2
3
4
5
A 列
1:60
1:120
1:240
1:480
1:960
B 列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C 列
1:100
1:200
1:400
1:800
1:1600
注意每列的zui后一管应该弃去0.5ml液体。
4. 向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SRBC0.25ml和补体0.25ml 。
5. 混均各管中的液体,置37°C水浴30~40分钟。
结果判定
以发生*溶血的zui高血清稀释度管为效价判定管,其血清稀释度即为免疫血清的效价。
注意事项
1. 动物免疫时注意确保SRBC被注射到了腹腔中,要避免注入其他脏器(如肠、膀胱)内。
2. 稀释血清时尽量做到,注意用于不同列的吸管不要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