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1Cr释放试验测定NK细胞活性

时间:2012-4-26阅读:2866
分享:

基本原理

Na251CrO4能进入到增殖的细胞内,与细胞浆蛋白质牢固地结合。当标记的51Cr细胞受到损伤或死亡之后,即可释放出51Cr。51Cr辐射γ射线,通过测定受损伤或死亡靶细胞释放到上清中的51Cr,即可计算出NK细胞活性。
试剂及材料
1. 铬酸钠(Na251CrO4):51Cr的物理半寿期为27.72d。
2.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2%浓度。
3. 靶细胞:检测人的NK细胞活性常用的靶细胞为体外传代细胞株K562。检测小鼠NK细胞活性常用的靶细胞是YAC-1细胞株。实验时一般采用24~48h培养的靶细胞。
4. 效应细胞:从人外周血(肝素抗凝)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或小鼠脾细胞。
5. 含15%NCS的RPMI-1640营养液及淋巴细胞分层液等。
操作方法
1. 靶细胞的制备:取培养24~48h的靶细胞2×106/0.5ml,加入100~200μci51Cr,置37℃水浴90min,每间隔15min振摇一次。然后用含5%NCS的RPMI-1640培养液洗涤三次,除去游离的51Cr。计数活细胞,用*RPMI-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至1×105/ml,如暂时不用,可放置4℃冰箱内保存。同时应检测细胞的51Cr标记率,一般要求标记率>0.1cpm/细胞;
2. 效应细胞的制备:常规方法分离PBMC或小鼠脾细胞,用*RPMI-1640培养液配制成1×107/ml的细胞悬液备用;
3. 效―靶细胞作用: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效应细胞和靶细胞各0.1ml(E/T=100:1),加入96孔培养板内,每份标本做3复孔。同时设自然释放对照孔(0.1ml靶细胞+0.1ml*RPMI-1640培养液)和zui大释放孔(0.1ml 靶细胞+0.1ml 2%SDS),放置37℃、5%CO2温箱内孵育4h,取出后用微量移液器吸出各孔上清0.1ml,加于小塑料试管内(勿将细胞吸出),用γ计数仪测量cpm值;
4. 结果计算:根据下式计算51Cr自然释放率和NK细胞活性:
自然释放对照孔cpm均值
zui大释放对照孔cpm均值
试验孔cpm均值-自然释放对照孔cpm均值
zui大释放对照孔cpm均值
注:一般要求51Cr自然释放率<10%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