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我学者研究发现H7N9病毒已出现耐药变异

时间:2013-5-31阅读:42
分享:

 

科技日报上海530日电抗病毒药达菲一直是H7N9病毒的“克星”,而个别患者在达菲抗病毒治疗19天后仍在其*标本中检测到H7N9病毒的重要组成部分核酸。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今天披露,该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袁正宏研究员的应急检测与生物安全实验室新发传染病研究团队发现,上述情况表明,H7N9病毒已出现基因突变和耐药趋势。529日,该成果在线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
 
上海市H7N9禽流感防治专家组组长、微生物学专家闻玉梅院士认为,达菲依然对绝大部分患者有效,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但在达菲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对病毒载量和耐药“基因位点”进行密切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此外,加快新药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自年初开始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以来,该团队收集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多个时间点的*、血液、尿液和粪便标本,对标本中的H7N9病毒核酸载量进行了定量检测,并对其中14例患者进行了病毒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病症相对较轻的患者在达菲治疗中,*的病毒载量显著下降并较快转阴;而重症患者、特别是在后期需要依靠人工肺治疗的患者,其*的病毒核酸载量在达菲治疗过程中呈持续阳性,甚至进一步升高。
 
研究人员发现,两例重症病例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其体内H7N9毒株的神经氨酸酶(NA)“292位氨基酸”从R(*)突变为K(赖氨酸)。该实验室还发现了病人标本中“292R毒株”逐渐被“292K毒株”取代的过程。
 
该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将“NA292位”氨基酸的“R/K突变”与临床达菲疗效不佳和不良预后起来,表明耐药的基因突变可以在临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被诱导产生。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