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一个新型的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比较火热,这个词是从党的以来,*对建设生态文明和加强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对农村环境保护十分关心,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为建设美好农村,进行了农村环境连片治理。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从环境管理角度看,二者关系如下: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基本是在几个行政村或者一个镇开展,具体开展范围要由有关部门提供的资金支持为基础,按照有关整治规划要求确定,如果资金量小,一个行政村也可以算作连片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典型示范作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进一步深化,是更大面积的典型示范,要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环境治理之路。
抓好以下四项任务是建设美丽农村的关键要素:
一,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要以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的村庄为财政支持的治理重点,确保调水工程和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持续推进“问题村”治理工作,排查发现一个治理一个。因地制宜编制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科学确定当地农村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在推进工作中,要将整县推进作为主要方式,有条件的省份要继续开展全省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工作。
二,扎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要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力度,落实养殖场和小区建设项目和“三同时”要求,出台有利于有机肥生产和使用的优惠政策,积推进区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粪便等废物利用项目。要将农业源污染纳入环保日常监测和总量减排工作,建立监测机制,完善核算体系,掌握农业污染的现状和趋势。
三,继续推进和深化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生态村镇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各地在抓好生态村镇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要选择基础较好、有代表性的村镇打造生态村镇升版,努力建成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东部地区要在巩固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建设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连片创建。中西部地区要加大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力度,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要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引导地方各财政加大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各环保部门要积主动做好与门的沟通协调,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实做细,同时要积支持各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各政府要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预算执行跟踪与通报、定期监督检查、成效评价考核、运行维护管理等制度。要建立社会参与机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农民主体相结合改善村容村貌;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逐步提升农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