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今各大城市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的科研实验越来越深入、广泛,从实验室中排放的实验室废水相对增多,废水的水质相当复杂。此类废水的排放周期不定,排放水量也无规律性,且所含污染物成分较为复杂,除含有洗涤剂及常用溶剂等有机物外,还有较多的酸碱,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和环境激素类物质等以及重金属,而且含有许多新生物质性质很难确定。实验室废水水量相对较小,但如果不加处理就外排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然而经过调研,发现许多科研实验室对产生的废水仅仅是简单的处理,甚至不作任何处理就排放。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研究实验室废水综合治理的方法与处理效果好、技术、较少的设备势在必行。
设计原则
1.遵循环保政策、法规,确保出水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达到或优于排放要求;
2.因地制宜地根据客观实际,在保证处理效果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工程费用、节省用地、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3.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可靠、简单实用、合理、节能、确保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费用与日常运行费用、管理维护方便。合理采用机械与自动化操作,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积极稳妥地采用废水处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采用优质国产化设备,以节省项目费用。
5.妥善处理和处置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泥,选用噪声小的设备,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规范操作,实现科学现代化的管理,既保证废水处理设施的自动化管理,利于统一协调,自控系统和仪表监测力求简单实用,宜于使用。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环境清洁:《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工作规范》中有对物表清洁、消毒的要求,不同的实验区域应当有其各自的清洁用具以防止交叉污染。
1.基本原则:由清洁区向污染区进行,洁具不可交叉。
2.清洁消毒方向: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产物检测区
3.清洁消毒范围:工作区域的物体表面(含桌、椅),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空气和工作台面可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也可使用空间消毒器进行全环节消毒。
4.不可使用紫外线消毒器及化学消毒进行有人状态下的消毒。
5.PCR室内的消毒应防止扬尘(减少人员走动)、杀灭DNA或RNA的基因片段。可选择悬挂紫外线灯管进行空气消毒,试验前照射30-60分钟,实验结束照射30-60分钟,必要时延长照射时间(可照射一夜)。
6.终末消毒:当出现实验室污染时,应按要求立即撤出相关人员,在无人情况下可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终末消毒,如熏蒸法:过氧乙酸1g/ m3加热熏蒸(湿度70-90%),密闭24小时;气溶胶喷雾:3%过氧化氢:20mL/m3气溶胶喷雾;5%过氧乙酸2.5mL/m3气溶胶喷雾(湿度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