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 污泥处理设备 水处理过滤器 软化水设备/除盐设备 纯净水设备 消毒设备|加药设备 供水/储水/集水/排水/辅助 水处理膜 过滤器滤芯 水处理滤料 水处理剂 水处理填料 其它水处理设备
山东千迈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暂无信息 |
阅读:940发布时间:2016-12-19
据2015年北京地表水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全市地表水体监测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值为7.71毫克/升,氨氮年均浓度值为5.68毫克/升,同比分别下降了4.2%和4.4%。其中水库水质较好,湖泊水质次之,河流水质相对较差。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有所好转,未出现重度富营养。
根据数据显示,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污染水体都能自净还清的,如果排入江河湖泊等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数量大于自然水体对他们的自净能力,从而使水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造成破坏,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容量,就很难自净还清了。所以水体净化也是有极限的。
营造良好的水环境,离不了废水设备的帮助。现如今,生活污水的处理多利用地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今天由小编细致的为大家介绍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组成六部分:(1)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装置;(5)污泥池;(6)风机房、风机。现分别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zui广泛使用的方法。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如何能够更好的使用活性污泥法来进行污水处理呢?详见下文。
1、好氧处理菌种的投加与培养
一、菌种培养时构筑物的选择:
方便加菌种、有曝气装置、有搅拌、方便进原水或营养液
二、菌种的投加方案的确定
根据现场具备的条件综合考虑。如场地、人工、运输车辆、临时电源、临时泵及管道、水枪、高差、过滤等因素
三、菌种的粉碎
对于压缩污泥应考虑污泥的粉碎问题,应根据现场的条件确定粉碎方法。粉碎方法选择的顺序为水枪---泵循环+滤网冲击---曝气、搅拌。
四、菌种活性的恢复
菌种加入后,首先是恢复其活性,由于菌种脱离其原来的好氧环境往往已有较长时间,因此,菌种运输到现场后应尽快加入培养构筑物,并且加入时,使构筑物处于曝气过程,每批加完后继续曝气,一方面淘汰厌氧菌,另一方面将构筑物内的营养物质消耗,恢复其活性
五、菌种的培养
在活性恢复后即进入培养阶段,目的是使活性污泥尽快生长,以达到一定的数量级。菌种活性恢复期间,同时自身也有部分增殖。菌种的培养可单独进行,也可与驯化同步进行,通常是以培养为主,即污泥量增加为主,兼顾驯化。如原水浓度较高或毒性较强,培养时应以加营养液或生活污水为主;如原水基本无毒性,碳氮比适当,可在培养阶段以原水为主。
2、好氧处理活性污泥的驯化
一、活性污泥驯化应遵循的原则
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精心控制
二、活性污泥驯化的方法与技巧
如果培养期间加入的主要是生活污水,应逐步减少生活污水的加入量,并逐步增加原水的进水量,每次增加的进水量为设计进水量的5—10%,每增加一次应稳定2-3个周期或2天左右,发现系统内或出水指标上升应继续维持本次进水量,直至出水指标稳定,如出水指标一直上升,应暂停进水,待指标恢复正常后,进水量应稍微减少,或略大于上周期进水量。以此类推,zui终达到系统设计符合。
活性污泥驯化时,也可采用体积负荷法来进行驯化,可根据化验数据、进水指标、系统指标、构筑物体积推算出单位时间的系统污泥负荷,根据体积负荷来确定下个周期的进水量。
下面以SBR池为例计算体积负荷。12小时一周期,曝8推4。
进水COD5000mg/L,氨氮1000mg/L,好氧池体积1000方,进水后生化池内COD300mg/L,氨氮50mg/L,曝气4小时后,生化池内COD200mg/L,氨氮34mg/L。则系统COD体积负荷=(300-200)/4= 25mg/L.h;系统氨氮体积负荷=(50-34)/4= 4mg/L.h;
再计算出本周期COD去除总量=1000方* 25mg/L.h* 8=200公斤;
氨氮去除总量=1000方* 4mg/L.h* 8=32公斤;
以COD计算下周期进水量=200*1000/5000mg/L=40方;
以氨氮计算下周期进水量=32*1000/1000mg/L=32方;
下周期进水量取32方
连续进水的运行方式中,应计算单位时间内系统进入的COD、氨氮的总量,结合在此期间系统内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出体积负荷来确定下周期进水量。
如果化验设施不到位,无法获知COD、氨氮等数据,可根据溶解氧的变化、风机风量的大小来估算体积负荷。在这种情况下,进水量的增加更应稳定,避免冒进对系统产生冲击。
例如,系统内溶解氧一般控制在2-3mg/l,如果系统内溶解氧偏低,1.0左右,或进水停止后,溶解氧上升缓慢,说明进水量偏大,应适当减少进水量。如果溶解氧上升较快,说明进水量合理,可再适当增加进水量。
如果溶氧仪、化验仪器暂时都没有,可根据污泥负荷来确定进水量,一般污泥COD负荷按0.2公斤COD/公斤污泥˙天。
环保在线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